五环外电影市场增量,为何趣头条的模式能跑通?
4月18日晚,《复仇者联盟4》首映礼在中国上海举行,并同步直播到各大视频平台。漫威宇宙第一代复联英雄们纷纷到场,阵势浩大,反响热烈。
可以预料,复联4将大概率斩获不俗的票房成绩。而在4月24日首映前,复联4也已展开全方位的轰炸式的营销。在巨大的中国票房市场面前,没有人敢视营销如无物。据了解,复联4的宣发成本将破2亿元,创漫威新记录。
但与此同时,部分营销公司却又容易陷入“错配陷阱”。正如某业内人士称,几年前,他们几十个人的团队忙碌一整年,做的电影项目总票房达几十亿,但总利润只有不到两百万,相比于卖出的票房数字,营销实际的利润几乎是“九牛一毛”。
那么,中国的电影市场到底还有多大的增量空间?能否利用小成本撬动大营销?如何避免营销错配导致烧冤枉钱的结局?
4月16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界特约的一场营销论坛在京举行。在讨论营销革新思路上,趣头条内容运营中心总经理刘晨的发言,为大家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思路。其对玩法、适配性推广等的架构,都带有强烈的互联网营销基因。
没有走出五环外,何来增量市场?
当前,电影圈已达成基本共识:中国电影的增量市场已不在一二线城市,而是下沉到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这也是近来流行的“五环外市场”的说法。
而事实上,我们看到大量的电影宣发活动,仍然局限在一二线城市,集中在如豆瓣、微博等线上平台,又或是候车亭、地铁、机场等户外广告中。切分蛋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在许多电影人的视角里,他们未能看到五环外拥有更多空闲时间的小镇中青年们的消费实力,没有发现他们就是下沉市场里真正的主力军。
这就如同BAT已经将一二线城市用户瓜分殆尽的情况下,如果再出来一款app,扬言要去跟BAT分食一二线城市市场,那自然是活不成的概率为大。
而趣头条的思路则反向而行,既然五环内市场没有了,那就跑到五环外去。
趣头条的成功,源于对用户拓展的精准定位,即“农村包围城市”打法,一开始就将目标用户锁定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人群。趣头条招股书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拥有10.27亿人口,是一个尚未得到满足的“草根市场”。
而就是这样一个曾被巨头忽视的下沉市场,让趣头条迅速崛起。如今,诞生不到3年,趣头条月活用户达9380万,日活用户达3090万,有超过60%的用户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五环外市场最大的用户聚集地之一。可见,五环以外的下沉市场必然是未来的大蓝海。
10亿人的市场,怎么玩才能走通?
10.27亿人口的下沉市场中,有着和一二线城市用户不同的兴趣和偏好。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中青年,他们的生活压力更小,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更敢于支配的娱乐休闲费用。因此,想要调动起他们的胃口,就需要和一二线城市的不一样的打法。比如,豆瓣、知乎等以炫知识储备、阅历储备为主要目的等阵地,就很难打进下沉市场。
而趣头条采取的打法是,以“娱乐轻松为导向,提供易于消化的内容”为主,直接对口五环外市场用户的轻松休闲喜好。
与此同时,趣头条还采取积分赚钱的游戏模式,用金币鼓励用户长时间阅读,并将好内容分享给熟人。此玩法有两大好处,一是将用户紧紧地粘在平台上,对内容展开长时间阅读。二是下沉用户对熟人间的推荐更加信赖和依赖,这种社交裂变模式,让趣头条用低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用户。
趣头条通过新玩法,解决了“轻松娱乐”、“停下来看一看”、“看完转走带动熟人圈层”的三个问题,这样的模式对电影宣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找对渠道,避免错配才是胜利
事实上,一些电影人的确意识到了下沉市场的重要性,可他们却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下沉市场,结果就是凭借自己的想象采取行动。
比如,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为了抢占三四五六线市场,跑去上综艺,找杨超越来参加路演,甚至跑到农村刷墙。结果呢?《江湖儿女》依旧没能突破一二线的文艺片观影群体。
从电影宣发手法上来看,《江湖儿女》的宣发渠道不仅传统,而且适配对象并未突破一二线城市。其综艺和杨超越的路演,依旧在五环内。其农村刷墙举动,却又让五环外市场不知其所云,毫无匹配感。
反观趣头条,这里是五环外市场用户真正的聚集地,其内容采取的是最新潮流的推荐算法,将电影宣发内容推荐到最爱看娱乐、影视讯息的用户手中,达成最精准的匹配,再通过游戏玩法刺激其进行熟人圈层的转发。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小成本撬动大营销。
时下,常常有人讲到,这是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小半,如果你没找对渠道宣发,就算你内容再好,最终也很有可能是“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趣头条在内容叫好的前提下,适配最合适的渠道,激发出最完美的的化学反应,也为电影市场的营销未来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