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

历史,荣誉,回家,还有中规中矩的诺兰

2017-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池中物语

敦刻尔克》是个比较容易拿奖的题材:正面人物,人性,场面,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一应俱全。而且,这题材冷门,没多少人碰,恰好合了诺兰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脾性。

历史,荣誉,回家,还有中规中矩的诺兰

但这题材却是个烫手山芋,正儿八经的送命题。喜欢历史,尤其是二战历史的都清楚,敦刻尔克这一段是被扒的最厉害的,以至于大众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认知已经固化:几十万败军之将以退为进,靠着小驳船们虎口脱险,为最后诺曼底登陆保留了有生力量。到这儿,历史的神秘感已经没了,全剧的主线也捋的差不多了。

由此,敦刻尔克的题材,在各大导演的眼里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般:生来残缺,美的不可方物,但就是没人敢碰。

拿到电影,诺兰自己也明白:纵使自己的脑洞比天大,也不可能把敦刻尔克的故事线演绎出花儿来。所以,这次演绎,更多的是拼真实,以及中规中矩。

为了叙事简洁,希特勒,丘吉尔和戴高乐的博弈被删了个干净,英法间同室操戈的“弩炮计划”也没了。整个故事的主线,只剩下炮火连天的战场,以及二十多万英国佬的回家路。

所以,整个电影活像一部灾难片的格局,只不过天灾换成了人祸,地震海啸化身德国纳粹。在狭长的海滩,人性扭曲道德沦丧都有,人性的光辉也还在线,英国佬那掺杂着骄傲的风度倒也淋漓尽致,德国鬼子的飞机大炮也比横店的日本鬼子厉害的多。

这些元素,加上诺兰依旧犀利的混剪和多元的配乐,电影的骨架基本差不多了。

所有的灾难电影都要有超级英雄救场,比如《后天》里的杰克,比如《2012》里的杰克逊。这部剧里的超级英雄,是空军。

在之前的战争中,空军多半是背锅的角色(“我们的空军老爷哪里去了?”)。但到了《敦刻尔克》,平日张狂叫嚣的陆海军变成了羊,畏首畏尾的空军变成了鹰。虽然影片最后空军还是在挨骂的状态,但正如影片最后道森对柯林斯说的那样:

“你们的贡献没人会忘记。”

这句话不仅结了电影,它也是几乎所有历史和战争电影的核心:不要遗忘。但是,一味的玩主旋律,便没什么意思了。

才华横溢的诺兰接了《敦刻尔克》,个人感觉好比娄烨刚拍完《颐和园》,便马不停蹄的想去接《建国大业》的活一样。这部电影,总体来说很精彩,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但是,一想到这电影是诺兰拍出来的,心里便有点拧巴。

从电影里,我们能看出温情,能看出人性,能看出剪切的精妙。但是,我们看不出诺兰那肆意拨弄时间线的才华,看不出他那凌驾于人世间的想象力。此时的诺兰,便好比笼子里的金丝雀,唱的婉转,但终归是在笼子里。

而且,《敦刻尔克》尴尬的地方在于:在十六年前,某一部电影已经把这些梗玩了个遍:轰炸,人性,耻辱性的失败,爆炸的剪辑,载入史册的配乐,以及某一瞬间的血性上涌。它的名字叫《珍珠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