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缠足那些事儿
国学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建立起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改造,生活中的诸多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
缠足,又称裹脚、裹小脚。缠足是中国一种传统风俗习惯,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在长辈或母亲的严酷逼迫下,古代的女子自五六岁时就开始缠足。缠足时候,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使足骨变形,形成“笋”形的尖小的“三寸金莲”,行路时也只能以足跟勉强行走,忍受这一生的摧残真是一件十分痛苦而残忍的事情。为什么古代女子要接受这样的摧残呢?
古代女子缠足有以下三个重要原因:其一,是帝王的意志作为前导,促进了缠足之风开始;其二,是因为古代独特的审美观念,进一步推广缠足而使之流行;其三,是因为与性道德有关,从而巩固缠足的彻底实行。
从缠足的起源来看,缠足最先源于以纤巧的足部和舒缓的步态为高贵的理念。在古代的宫廷里面,无时无处不有缓歌曼舞的表演。女子们挥舞广袖长裙以显美态,举起轻缓的碎步行走以体雅致,以轻妙的舞蹈博得帝王的欢心。在华贵典雅宫廷舞蹈,全然不许急驰大步,而经过缠足后的脚不能大步行走正好适应这种要求。也正是古代帝王的宫廷舞蹈对足部做出的要求才使得小脚的产生。又由于封建帝王个人对于小脚舞蹈女子的喜爱和赞美,让小脚为美的观念逐渐流传到民间。在封建古代社会,帝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皇权至上。帝王的意志是代表着上天的旨意,对天下百姓在思想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人们都会极力效仿宫廷的观念,追求一种美的标准。当然,人们的效仿既是一种时尚的风潮,也表达着人们渴望过上宫廷的生活,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的理想寄托。由此,缠足的习惯便开始流传开。
美的东西,美的观念是社会集体的共识才形成的。在古代有大量诗文称赞女性小脚,缠足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进而对社会风俗产生影响。当然,古代不仅仅是男子觉得三寸金莲漂亮,连女子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满族人主中原以后,本没有裹脚习俗的满族女子也裹脚。如果古代社会不是普遍认为小脚是美好的,满族女子又何必如此自寻痛苦?类比现代的高跟鞋,高跟鞋会对女性生理造成恶劣影响是普遍常识,但为什么众多女子还是要穿?因为觉得漂亮。三寸金莲也是这样,这是因不同的审美观念而产生的不同选择罢了。每
一个时代都会有其特有的审美观,不能以现在的审美观去考量古代的审美观。裹脚在古代正是因为
象征美丽才得以流广开来,因此,小脚的美也才有“瘦、小、尖、弯、香、软、正”七个标准。甚至发展到在宴席上,以女子的小鞋盛酒喝,称为“金莲杯”,也才有三寸金莲状的瓷酒杯。
古代女子由于缠足导致脚的扭曲而不便于行走,就有限制作为“内人”的妻子出远门和防止“红杏出墙”事件的发生。男子要求女子为夫守贞,限制其行动,限制其对外的接触,剥夺其自由交往的权利和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99035/a2249cfa53763a3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