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点滴阅读

2024-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橘右京下的希望

我知道,”苏东坡对弟弟说,“我常常口没遮拦。我觉得某一件事不对,就象饭菜里找到一只苍蝇,非吐出来不可。”

“不过你先得认识谈话的对象,”他弟弟说,“有些人值得信赖,有些人却不行。”

“这就是我的弱点,”苏东坡同意说,“也许我天生太相信别人。不管和谁说话,我都喜欢倾吐内心的秘密。”

他告诉弟弟说,他上表给皇帝,心里倒真是为自己的性命而担忧。他说有一个朋友也很担心。那就是晁端彦,他曾来看他,彼此都在同一年考中进士,常常互称为“同年,”含义类似现在大学同一年毕业的同学。

“不过我告诉晁同年,我曾通过仁宗皇帝的特考,”苏东坡又说,“我才立刻被大官们当做朋友,仁宗皇帝已接受我的诤言。现在我若不说话,谁来说呢?我告诉晁同年我真怕送命。他没有说话。表情很严肃。然后我又说,‘没关系。如果皇帝要杀我,我死而无悔。不过有一点,坏了我,好了你,我才不干’。两个人都笑起来。”

“你知道吗?”他弟弟说,“你有没有注意到,一天赋闲似乎等于平常的两天?因此,一个人若活了七十年而能够整天悠悠闲闲,他实际上就活了一百四十岁。这是长寿的简便方法。”

两兄弟政治观点始终相同,立场也一致,但是性格却完全不一样。子由性安稳,实事求是,保守,不爱多说话;东坡性豪放,开朗,多嘴多舌,天真而不计一切后果。朋友同伴都觉得子由很可靠,东坡开朗的天才,他的嘲弄和恶作剧却常常使人害怕。在密友之间,东坡得意洋洋,乱开玩笑,而且大用双关语。他使世上讲现实的人紧张兮兮,怕他随时会说出真相——仿佛只要是真话就能说出口似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