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感的来源,你知道吗?

2020-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言廉

今日主题:困难感之来源

学习日期:2020年12月25日

1.【领悟】我在点评中的收获:

(1)今日点评收到的行动

  打开自己的耳朵打开自己的心会看到对方真实的需求给到对方满足同时照顾好自己。

  记录自己的小纠结把它呈现出来看到自己的暗搓搓在想什么。

  链接昨天晚上共读内驱力,写亲子日志,可以自己区分一下高兴的事锅纠结的事。

(2)收到李老师的好评与点赞。

  Perfect

  我有这样的动力和实力。

  实力在线,去做就好。

  玩的时候,尽情玩做事情的时候投入做,这是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3)我的感受

对比一阶段和现在,明显感觉不但能静下心来,还感觉到自己真的去行动了,打破了自己是一个空想家的标签,发现还会有很多意外,比如老公的变得温柔、孩子经常在我耳边说妈妈你变、婆婆也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

在以前会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现在会带着感恩的心来看待家人的付出。

家里其乐融融的氛围特别喜欢。从想要到得到,我做到了。真的特别开心。

感恩李老师。

接下来,我会将这样的状态常态化,一方面学习新的文案,一方面多去实践。可以和身边的人去聊发现的问题。这一点我已经在做了,继续去做。去观察。

2.【知识】我在文案中的收获:

(1)困难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困难本身,它是客观的;另一个是困难感,它是主观的,会因人而异。

(2)普通人面对困难的三种反应:

a坚持

b退缩

c转移攻击,把遇到困难挫败感转移到其他的人或是上面。比如写作业遇到了困难就管妈妈给买的比不好。

(3)困难感来自于哪里呢?

a那我们对困难的回应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困难感

b孩子本身的归因方式和感知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困难感。

(4)常见的归因方式有四种

两种内因:能力不够,努力不足。

两种外因:任务难度大,运气不佳。

当把错误归为,因为内因的时候,只要付出行动就可以改写命运,但是如果把错误归因为外因,很难有实际行动会浑浑噩噩沉沦当中。

(5)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的基础感觉好,会感知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3.【检视】过去相关情况:

回顾自己参加内驱力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发展有一段时间把不好的状态归结为外因,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老公不理解我等,我会更加沮丧。

后来我看了李老师还有李霞的日志,发现自己离认真还有一些距离,于是就静下心来开始行动。后来一点一点的做到。

4.【实践】今后践行计划:

留意自己错误归因和孩子错误归因的方式,引导孩子看到内因,付诸行动。

5.【疑问】我的疑问 :

暂无

6.【感恩】今日感恩记录:

感恩李老师晚上关于流程的分享,学习与娱乐分得清清楚楚,在时间卡点上拎得清。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孩子多次没记住作业,抓住一次机会可以对孩子生气说出要求。我以前的态度基本是帮孩子找原因为啥没记住。更多像给孩子找理由她没有做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