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法中成长

2021-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卉木萋萋春日迟

有人说: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一群人走。而自从我加入比较法课题组这个大家庭,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聆听拔节生长的声音。

在课题组的活动中,我积极参与每一次活动,认真准备相关材料。

课题组安排我主要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作品都属于新闻。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习惯单篇孤立讲解。当我学习了比较法并进行实践运用后,我将本单元的所有作品看成一个整体,寻找文本之间的异同。我引导学生结合旁批与补白,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的特变。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文本,真正能实践的角度掌握的新闻的特征,在比较中构建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比较法的思想也影响了我的平时教学,在备课授课中,我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比较的角度思考。

在授课《阿长与山海经》时,我引导学生比较作者鲁迅对阿长的称呼变化,体会作者心情的转变,由憎恶到敬佩最后感激和思念,自然而然介绍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在授课《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学生很快发现,文本开始写“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结尾又写“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环境的转变,也衬托了人物心情的变化,由开始游玩的快活而骄傲,变成了结尾时希望破灭后的失落和绝望。同时这篇文章中,“我”的父母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父母在发现于勒身份后,父亲的胆怯母亲的暴怒都充分地对比出来。可见,引导学生从比较法入手,是分析人物性格表现的有效方法。

在2020年11月份,课题组安排我和黄桥中心校吴存辉老师从比较法的角度同课异构《动物笑谈》,接到通知后,我内心一直惴惴不安,但经过语文组各位同仁的指点,我很快有了思路:从比较的角度引导分析作者的人物形象,对比作者和动物之间的关系。通过默读、朗读、细读等阅读方法的推进,学生分析出作者与动物关系是:“疯子与动物”、“研究者和实验对象”、“父母和孩子”、“人类与大自然”。这样,学生在文本里走了个来回,层层推进,最终升华了本文的主旨,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所罗门王的指环》就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关爱,一草一木,皆是生灵。授课的成功,离不开语文组各位同仁对我帮助,也离不开课题组比较法理论的指导。

比较法理论的实践,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开始有意识运用比较法自主学习探究。例如学生学习自读课《溜索》,能主动寻找文中描写怒江山水的句子,分析马帮汉子和牛马溜索前后的对比,从而在险恶的环境中感受汉子们身手矫捷、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从而在对比的学习中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比较法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帮助我们找到课堂教学中最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终能拨开繁复的语言,挖掘文字的奥秘,从而寻找生命的美与真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