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学习笔记——看不见的套路
引言
在漫长的人类演进历程里,人类为了高效处理每天扑面而来的各种繁杂信息,逐渐衍生出一种能力,一种快速分析、判断、决策的,烙印在我们思维底层的能力——直觉判断。正是因为在直觉的帮助下,人类得以在庞大的信息流中,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处理各种信息。但也正是因为直觉的裹挟,才使得许多深谙此道的高手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引导我们做出了他们所期望的决策。而行为经济学正是研究这一过程的一门学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行为经济学中较为典型的几个概念。
一、结果偏见
小李因为不孕不育苦恼了很久,去了很多大医院都无果。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老中医,这位老中医号称治愈率高达九成。结果在调理了3个月后,小李的老婆真的怀上了,后来小李逢人就说这老中医厉害。这时候有人肯定会说:“你看,这个老中医果然厉害啊,小李这样的情况都被他治好!”
这时,小李和小李的朋友可能都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叫作“结果偏见”。结果偏见,指的是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立刻认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正确的、有道理的。可是,成功者就真的完全正确吗?有没有可能,他自以为的千真万确,恰恰是只是一个巧合。
假设有100个病人去老中医那儿看了病,结果50人怀上了,50人没怀上。没怀上的人可能就自叹了一句倒霉,然后就在心理默默感概自己怎么就成了那10%的失败案例,由于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就不了了之;怀上的人,难题已解,感到满兴欢喜。又是感谢,又是锦旗,到处说这位老中医厉害。但其实这位老中医的治愈概率并没有他宣传的那么高。
结果偏见会使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那要避免陷入“结果偏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在归纳法之后加上演绎法。
从结果推导出原因的过程叫“归纳”,而“演绎”则是将这个归纳出的原因再进行推导,看是不是真的能推导出成功的结果。
例如:很多人说,谷歌的成功是因为招了最优秀的人,在你接受这个原因之前,试着推推看,在谷歌刚创立、并不被看好的时候,真的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员工加盟谷歌吗?
第二、用三个问题武装自己。
“这个结果,真的有人为可控的原因存在吗?”
“这个分享的人,真的知道人为可控的原因是什么吗?”
“他如此引以为豪的,有没有可能恰恰是宝玉上的瑕疵?”
二、适应性偏见
马云曾今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自己现在很烦恼,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既没时间花钱,也不觉得钱对他今天有多重要,认为最开心的时候还是当老师的时候。一个超级富豪,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财富,但仍然不开心,为什么?这是因为人类一个最原始的心理现象——适应性偏见。它是指人们对好的、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比如马云,每当阿里巴巴有所突破或取得骄人业绩的那一刻,我相信马云一定非常兴奋,也非常高兴。但慢慢的,他对这一成绩也习惯了,之前的喜悦已经冲淡,他又回到了往常的焦虑和烦恼中。因此,我相信马云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发自肺腑的,并不是装腔作势。
那么,在商业的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适应性偏见,让自己获益呢?我们有“一个心法,三个方法”。
一个心法:
打破别人和自己的适应性。
三个方法:
1.延长幸福感。
拿到年终奖之后,不要选择一次性把购物车里的东西都买了,而是一件一件的买,买完一件,充分享受,直到适应之后,再买第二件,这样会更有幸福感的。
2.意外幸福感。
给老婆过生日,如果直接告诉她晚上在哪里过、怎么过?估计你花了再多钱都不一定让她特别高兴,但是你找一帮朋友,偷偷摸摸给她来个大惊喜,相信她会飞奔过来给你一个大大的香吻。
3、对比幸福感。
比如曾今红极一时的打飞机手游,一打开游戏,你又超越了某某好友,在你的朋友圈排名第一。骄傲啊。腾讯的会员等级制度、勋章制度,也是为了让更忠诚的用户,产生对比的幸福感。这种因为对比而产生的幸福感,动态波动,永远不会被“适应”。
三、鸡蛋原理
鸡蛋理论,是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认为,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身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这种现象,同样也出现在宜家的身上。人们热衷于购买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回家自己组装。鸡蛋理论,也被很多人称为:宜家效应。
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发现,他们的蛋糕粉一直卖不好。研发人员对配方不停改进,用户就是不买帐。这问题难倒了食品公司。最终,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发现,蛋糕粉的滞销,真正原因是,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齐了,家庭主妇们损失了“亲手做的”那种感觉。于是欧内斯特提出: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这个想法被称作“鸡蛋理论”。虽然这为烘培增加了难度,但家庭主妇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蛋糕,才算是我“亲手做的”嘛。蛋糕粉的销量获得了快速增长。
后来,一位叫桑德拉的美国大婶,根据鸡蛋理论,提出了一个“70/30法则”。就是说,如果你使用70%的成品(比如蛋糕粉)和30%的个人添加物(比如鸡蛋),你就能用最少的劳动,把工业化的“食品”变成个性化的“美食”。
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一原理呢?
第一,让用户有参与感。
比如有的以水煮鱼为卖点的餐饮店,在点菜前是得带顾客去挑鱼的,在顾客的指挥下,店员现场捞起一条活鱼,不仅给了顾客看得见的新鲜,也使顾客有了一种“这盘酸菜鱼的美味也有我的功劳”的自豪感。
第二,让用户付出劳动。
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过桥米线,商家其实完全可以把一碗配料十足的米线端到你面前,但它却非要把一盘盘配料和鸡汤分开来端给你,让你自己加料。
四、概率偏见
有这么一家海鲜餐厅,承诺龙虾、面包蟹等几款高档海鲜零毛利。你听说以后过去一看,几种高档海鲜还真的比市面上便宜的多啊,接着你生怕朋友们错过这个捡便宜的好机会,争相转告,这家海鲜餐厅也因此生意火爆。这家餐厅确实是把几款高档海鲜的毛利率压到了零,但其实餐厅其他菜品的毛利率并不低,甚至比其他餐厅都高,以此来赚取利润。那为什么我们会被这个小小的技巧给“骗”了呢?
事实上,我们的直觉和客观概率常常是不相符的。当我们被高档海鲜的低价所迷惑的时候,就会本能的觉得这家餐厅的所有菜品都很实惠。行为经济学家把人类自以为的概率称之为:心理概率。心理概率和客观概率的不吻合,就叫做概率偏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这种偏见主要来自于三个原因:
第一、代表性偏差。
也就是以偏概全。比如彩票A站点最近出了一个一等奖,结果来A站点买彩票的人就明显增加了,大家都觉得A站点能出一等奖,这儿的得奖率肯定高。其实,这不过是心理作用在作祟罢了。
第二、可得性偏差。
也可以说是眼见为实。比如你买了一辆特斯拉,就总觉得最近买特斯拉的人多起来了,其实特斯拉的持有率本来就那么多,只是你最近的关注加重了你的印象而已。孕妇效应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沉锚效应。
也叫做先入为主。也就是说第一印象会严重影响你对一个人和一件事的好恶判断,甚至不可撼动。这就是为什么面试前,我们常被告诫要想尽办法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吹散概率偏见的迷雾,让自己理智处事呢?
第一,学好数学,尤其是概率与统计。对有办法验证客观概率的,求助数学,不要依靠主观判断。
第二,对没有办法验证客观概率的,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直觉。问问专业顾问,或者身边更多朋友的建议,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冲你的先入为主。
五、凡勃伦效应
闺蜜丽丽的男朋友最近给她买了一个最新款的香奈儿包包,每次聚会丽丽都要带出来,你看到后说:“这香奈儿包包有什么好?华而不实。我在淘宝买的一款包包,进口小羊皮材质不说,价格还不到你的百分之一呢!”虽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里其实羡慕的一塌糊涂。为什么?
一百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提出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现象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在商业中,我们该如何运用呢?
第一,贵不是目的,能炫耀才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奢侈品牌要把自己的LOGO或标志性图案做的特别醒目。贵了,别人看不到又有什么可炫的!
第二,不光炫富,你也可以炫才华。最近朋友圈里经常能够看到,今天某某阅读了多少字,某某又看完了几本书,这就是在满足人们炫耀的需求,填补虚荣心的另一种方式。
第三,贵其实也有“功效”。以前某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给嘉宾品尝两杯红酒,主持人在让嘉宾品尝之前只宣布了价格,一杯是1000多元一瓶的,一杯是100多元一瓶的。所有嘉宾品尝后,都一致认为贵的那杯口感更好一些。但后来主持人宣布,实际上两杯酒的价格恰恰相反。其实所有嘉宾并没有撒谎,正是因为更贵给了他们心理上更“好”的口感。在医药等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更贵的药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刘润-五分钟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