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简友广场心理

四原则,三步骤敲碎一切坏习惯

2022-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慧不慧

【原文】

通过MAP的强弱分析行为时,有四个原则,分别是:

1 动机越强,行为就越有可能做到。

2 行为越容易,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

3 动机和能力要像队友一样,密切配合,

4 没有提示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

【核心概念转述】

福格将行为模型 B=MAP用直观的图片的方式表示,如上图所示——微笑曲线。

当动机和能力两个坐标的点落在微笑曲线上方,行为会发生,越高越容易。因此福格也总结了模型的四个原则,方便我们观察行为,设计行为,养成微习惯,改掉不良习惯,他们分别是:

原则一:动机越强,行为越可能

原则二:越容易做,行为越可能成为习惯

原则三:动机能力相依存,不断重复的行为,越容易做到

原则四:没有提示,没有行为。

【个人体验】

想一想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这件事:动机很强烈,想呀,想看看有啥好玩的事吗?跟伙伴们有个互动,刷刷朋友圈,抖音上关注也要刷呀,都刷完了,前几天追的剧又更新了不是吗?

能力角度就更不用说了,手机在床头,拿起手机开刷,easy的不能再easy了。因此这个行为位置很高太易成型,而且容易原则二,越容易做越易养成习惯。

破解支招:行为三要素,动机,能力,提示大家在拆行为时非常容易从动机开始。想想孩子回家先写作业的习惯,就说你赶紧呀,别的小朋友都写完作业了,写完了作业再去玩多好等都是动机。

福格博士建议顺序从提示-能力-动机的方式。

还拿刷手机举例,消提示,没有朋友圈更新提示,没有抖音更新提示,会不会好一点?可能有一点帮助吧。我发现消息通知的提示关闭还挺有效,专注番茄钟时不被消息打扰。但躺床上刷手机,提示么还不行。

下一步能力,手机在床边,拿起太容易了。放远点就不错,手机不带进卧室。那起床闹铃怎么办?自己想!

消提示加加难度的方式似乎是个策略,试试!

【行为指引】

印象笔记列个微习惯养成清单,一个一个小的小习惯终将串成大的好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