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叫魂
清朝乾隆时期,发生过一次大案奇案。
这件事至今依然影响深远,而背后所映射的一切,至今依然十分可怕。
也在社会上至今具有讽刺性。
这个可怕的案子是什么案子呢。
又为什么惊动了自誉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呢?
这案子叫做叫魂。
事情的起因本来十分的简单。
大抵就是江南一带,有普通老百姓,互相算计。
因为互相算计,所以这普通老百姓就私下找了个民间流传的邪术,名叫叫魂。
这邪术呢,其实就是找来仇人的头发。
找来仇人的头发后,然后施加各种邪术,然后呢,就会让被叫魂的人,很快就家破人亡,死于非命。
这个消息从江南开始流传起来,渐渐愈演愈烈,越穿越大。
这个事情很快就渐渐以星火燎原的姿势,不断的蔓延,从江南慢慢蔓延到了整个大清朝。
因为这个事情愈演愈烈。
一时间老百姓们,人人自危。
大家都非常担心,也非常害怕,也怀疑其他人在害自己。
一时间,老百姓们都十分的动荡。
互相打架的,互相诅咒的,互相仇杀的,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更有甚者,甚至因为恐惧。
因为害怕被人用头发施加这种邪术。
所以把自己头上的辫子都剪掉了,害怕的瑟瑟发抖。
老百姓民间各种动荡,这件事很快就被官府们知道了。
官府们一开始没有太把这件事当一回事,只觉得啊,不过是民间的一点歪门邪道而已。
所以一开始,官府也就是随便抓了个别人,也就了事。
但怪就怪在,这个所有人都觉得很简单的小事。
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大江南北,就是无限蔓延。
蔓延也就算了,还愈演愈烈,一时间人人自危。
等到这时候,全国的官府才意识到不对劲。
但这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许许多多的人都十分害怕,害怕的各种互相怀疑,互相举报,互相斗殴。
一时间,社会治安极其的混乱与动荡。
一时间,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无头案子,层出不穷,让人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因为这件事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地方,上升到了整个天下,到了全国。
当朝皇帝,好大喜功,康乾盛世的乾隆,自然不知道也是不行了。
乾隆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就是十分警惕,十分担心。
乾隆为什么担心呢?
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因为这剪掉鞭子,一听到这个。
乾隆马上敏感的神经就起来了。
要知道啊,当初清军入关,他们可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得到了这江山的。
汉人被他们管制,一直以来都是积怨很久的。
而头上留鞭子,就是满族人对汉人老百姓精神的洗脑和奴役。
一旦鞭子开始被各种剪了。那么就意味着统治的根基开始动摇。
老百姓的奴役和洗脑开始慢慢被解开,开始自我觉醒。
所以啊,这个事情往小了看,只是个妖术。
往大了看呢,那就不得了了。
简直是清朝满族人统治的根基都要被动摇了!
想到这里,乾隆对汉人的警惕又熊熊燃烧,无比担心。
这件事蔓延到了全国,所有老百姓都担心不已,人心惶惶的。
乾隆听到了这件事后,十分焦虑。
一边觉得责怪那些治理的官员,办事不力,居然没有把这件事好好的解决。
还让这件事全国蔓延,人心惶惶,真是无能。
一方面呢,乾隆又觉得不对劲。
乾隆左思右想,觉得啊,一定是这民间出了个乱党。
这种邪教乱党,以叫魂为名义,到处搞得人心惶惶。
本质是希望老百姓剪掉辫子,甚至改朝换代才对。
想一想,真是细思极恐啊。
乾隆想的满头大汗,担心不已。
左思右想后,乾隆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
于是乾隆非常愤怒,下令全国老百姓,各种检举,互相举报。
但是乾隆也让各级官员,一定要竭尽全力的查啊,找啊,找出到底是谁在背后作乱。
一方面乾隆让各级官员一定要严查,严查。
一方面呢,乾隆也怕让老百姓更加逆反,动摇朝廷的根基。
所以乾隆也反复说,虽然要严查,不顾一切的查,但是也要温和点,别吓着老百姓,要缓缓。
各级官员被乾隆一通骂,大家都是瑟瑟发抖,抖如筛糠,噤若寒蝉。
但是听到如此矛盾的要求。
又要严查,又要温和。
又要找出乱党头目,又别吓着老百姓。
这一系列矛盾的要求,让各级官员也都摸不着头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左思右想后,各级官员决定,查,抓!
于是各级官员都开始竭尽全力的做事,人人自危,互相搜查。
一时间,国家变得更加人心惶惶。
而叫魂一事,却更加蔓延,老百姓害怕恐惧自尽的,都数不胜数,完全没有被扼制住。
乾隆看到这个情况,更加是愤怒。
于是乾隆处置了一批办事不力的官员,更加是义愤填膺,十分愤怒。
乾隆让官员们继续查,继续查,掘地三尺也要查出来。
于是官员们为了头上这顶来之不易的乌纱帽,只要咬紧牙关,噤若寒蝉的继续查。
官员们一层层的查啊查的,为了给上面交差。
于是很多人没有办法,为了凑出个交差的人,又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
什么冤假错案呢?
比如有的地方的巡抚,为了交差,不然只怕会丢掉乌纱帽。
可是找来找去,无论怎么搜索,无论怎么问老百姓,甚至严刑拷打。
就是找不出这个全国作乱叫魂的乱党啊。
这个人就仿佛根本没存在一样,日常的诡异。
没有办法,为了凑数,为了不丢掉乌纱帽。
很多巡抚啊,只好把一些看起来可疑的人,草草抓了了事,并且让他们在重型下画押认罪。
就这样,一时间许许多多的人被抱到了朝廷。
朝廷看着这些人,也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人禁不起推敲。
一看就不是搞乱党的人,大部分都是冤假错案。
甚至有的人,虽然签字画押,但是一有机会,就会哭天喊地的大喊着冤枉冤枉。
而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发生了一大堆。
这些事情告诉给乾隆后,乾隆也觉得十分迷惑。
说是没有乱党,为什么全国会如此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说是有乱党,为什么找来找去,一大堆的冤假错案,也找不出这个乱党的一个人来?
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什么动摇了统治的根基呢?
乾隆是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明白。
于是乾隆把这件事交给了刑部去严查。
乾隆叮嘱刑部,好好的查这件事,仔仔细细的查,查出个真相来。
刑部经过许久的考证,溯源。
最后这才得出了个结论,告诉给了乾隆。
乾隆十分疑惑的听着刑部报告。
乾隆心想,难不成真的找出了这个叫魂的头目了吗,到底把天下搞得人心惶惶的乱党,是何许人也呢?
却没想到,刑部最后斟酌,告诉乾隆的答案,让乾隆意想不到。
刑部叹气道:“圣上,我们查来查去,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其实根本就没有乱党,根本就没有出现反清复明的乱党作乱,自然也没有头目。这件事情,本来只是老百姓轻易信了民间的邪术,但可怕就可怕在,在我们的高压统治,控制言论,加强思想管制下,老百姓并不信官府口中的话,也并不觉得官府能帮他们。因为这种不信任,所以老百姓人云亦云,各个人心惶惶,谣言蔓延三千里,更有许多人,辫子都剪了,只因为信了这些民间的邪术,而不信官府的解释、”
乾隆听到这个答案,大吃一惊,久久没有说出话来。
沉默许久后,乾隆想了想道:“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乱党,也根本没有什么乱党头目。只是在我们的统治下,老百姓人人自危,并不信任官府,这才蔓延天下,人心惶惶啊。”
刑部斟酌了一下,但是还是点头道:“正是。”
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经过后,乾隆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他挥手让刑部离开,自己思索了许久。
左右思索后,乾隆的心头大石,这才终于落下。
乾隆心想。既然民间没有乱党,也没有什么乱党头目作案,那就应该是没什么事发生了,小事而已。
想到这里,乾隆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
心中放松不已,这件事这才算是过去,事情渐渐平息。
从此乾隆皇帝的清朝继续海晏河清,十分波澜壮阔,乾隆皇帝放眼望过去,只觉得目之所及,到处都是一片大好河山,太平盛世。
乾隆皇帝十分满意,后来继续当了多年皇帝,然后最后做了太上皇,安享晚年。
但乾隆皇帝不知道的是。
虽然这件叫魂案,看似没有头目,也没有乱党,只是个乌龙和妖术。
但是这个背后,折射出来的,是老百姓的愚昧无知,是官僚机构的执行力差,是老百姓的高压和思想管制,是太平盛世背后的巨大危机,风雨欲来,百年衰弱。
又过了几年,乾隆皇帝后,国库亏空,由盛转衰。
清朝渐渐开始了衰弱落后的百年,一年不如一年,岌岌可危。
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