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中国历史杂谈

中国王朝史中的政治势力

2021-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金马门闲客

在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政治中,各派政治势力都曾出现过,也都曾左右过帝国的政治。总的来说,所有的势力都是围绕皇帝转的,具体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贵族势力。贵族势力主要是皇帝的亲戚。在古代男权社会中,一个男人生下来就会有父亲和母亲,长大后会娶妻子。因此,最基本的亲属就是父亲的家族、母亲的家族和妻子的家族,也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在父系社会中,每个人都从属于父族,母族和妻族都是外人。而在皇家,父族成员被称为宗室,母族和妻族成员就被称为外戚。而在贵族势力中,最特殊中一种便是后妃势力,对于皇帝来说,有的属于母族,有的属于妻族。

宗室是所有势力中,唯一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他们可以通过皇帝获取权力,一是成为镇守地方的藩王,二是身居中央朝廷的高位。以明清为例,明朝的王爷们是通过前者控制地方,清朝的王爷们是通过后者掌控朝政。

外戚是皇帝的亲戚,主要是通过皇帝或自己的女性亲属获取官职以参与朝政。第一种情况主要是皇帝自己任命的,往往取决于皇帝个人的意志。例如,傅恒是乾隆帝的内弟,便为乾隆帝任命为首席军机大臣。第二种情况往往会与后妃势力有着密切关系。例如,王莽是被自己的姑母、太后王政君任命为官,参与到朝政之中。

后妃是皇帝的妻妾,主要通过皇帝对朝局施加影响。第一种情况是通过对自己的丈夫施加影响,以控制朝政。例如,萧太后在做皇后的时候便通过辽景宗参与朝政。第二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自己的儿子来控制朝政。历史上的太后执政都是如此。

第二种是官僚势力。古代实行“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将皇帝所居住的区域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称为(外)朝,是皇帝的工作区;后面的称为(内)廷,是皇帝的生活区。在工作区工作的官员称为外朝官或朝官,在生活区工作的官员称为宦官或内官。

外朝官往往因为自己的工作职责而直接参与朝政,会形成权臣和朋党两股政治势力。权臣是指可以架空皇帝的外朝官,往往是因为皇帝无法掌控朝政而形成的。例如,皇帝年幼登基,托孤重臣便可以趁机控制朝政,霍光、张居正均是如此。朋党是外朝官们的派系集团,主要是因朝臣们的政治主张、政治利益不同而形成的。历史上的牛李党争、元佑党争、东林党争均是如此。

内廷官主要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阉人。宦官们长期在皇帝身边,往往是皇帝的心腹。而外朝官们往往与皇帝保持着一定距离,很难完全获得皇帝的信任。因此,宦官们便可以通过皇帝参与朝政。除此之外,宦官们掌管宫禁,会第一时间来到皇帝身边,成为最接近政治核心的人。这为他们控制朝政提供了便利。

总体来看,各种势力的产生与角逐都与皇帝有关。各种势力之所以能够控制朝政,均与皇权旁落有关。但是,这些势力只有维护好皇帝和皇权,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