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人物简书首页

朱熹为何会在唾骂声中含冤而死?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7人  仰望xing晨

朱熹是南宋的一代大儒,他的程朱理学思想一度在思想史上占据了主要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曾任帝师、 受世人推崇的大儒,  却被扣上了“纳尼为安”、“伪君子”、“假道学”的帽子,并在一片唾骂声中含恨而终。

朱熹为何会在唾骂声中含冤而死?

自古以来,政治舞台就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战场,“庆元党案”也无疑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朱熹曾通过宰相赵汝愚推荐出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也就是皇帝的老师。此时朱熹已经六十五岁,但他性情过于耿直,喜欢倚老卖老,经常在讲学的时候上书皇帝要“克已自新,遵守纲常”,甚至连续六次上疏弹劾台州知府唐仲友贪赃枉法,因此得罪了许多权贵。而朱熹仗着自己的帝师身份在皇帝耳边喋喋不休,甚至指责皇帝的不是,也引起皇帝的极为不满。

朱熹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除了政治斗争,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原因。南宋宁宗庆元二年爆发了有名的“庆元党案”,朱熹就不幸地成为“庆元党案”这场暴风雨的中心。这年十二月,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其中有“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和“家妇不夫而孕”两条罪状。

朱熹为何会在唾骂声中含冤而死?

这两条罪状足以让朱老夫子一世英名扫地。因为古人注重名节,甚至把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但是朱熹为老不尊、贪色好淫,引诱两个尼姑做宠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甚至还被疑“翁媳扒灰”,致使儿媳在丈夫死后还怀上身孕。这些在注重德行的社会中都是为世人所不齿的。最足以致命的是朱熹还承认了这些罪名,这更让世人肯定了朱熹败坏了道德纲纪。真相如何,不论是朱熹为保性命而不得不妥协认罪,还是真有其事,朱熹认罪的事实都已成为他声名狼藉、为后世攻讦为“伪君子”的主要原因。

朱熹为何会在唾骂声中含冤而死?

就这样朱熹名声扫地,背上一世骂名,没过几年就死去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