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与创作书法

春来三月香风送。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30人  苏白杞
春来三月香风送。
春来三月香风送。
春来三月香风送。

每年最先察觉物候变化的,其实是皮肤。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我来说。开始觉得脸上的皮肤干燥发痒了,一定是春天的花儿们悄悄开了。

我想着最早开放的应该是玉兰,没想到最先看到闻到的是桃花。

一念起桃花,就想起桃花庵里的桃花仙。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会试,江阴县考生徐经以重币从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人手里买得考题。程敏政受到给事中华昶的参劾,已经酌定的录取名单全部推翻,其中就有名列前茅的唐寅。

唐寅跟徐经是在参加南京乡试时认识的。徐经出身“富甲江南”的大贾之家,经常散金交友,所以和在江南民间很有名气的唐寅交往密切。徐经是程敏政的门生,会试前殷勤奔走,据说唐寅常常与之同往。因此也受徐经案的牵连。

然而这件事情的诱发,有个一致性的说法是由于嫉妒。

唐寅《与文征明书》中写道:“墙高基下,遂为祸的。侧目在旁,而仆不知;从容晏笑,已在虎口。”

关于诬陷者,据《游石湖纪事》所叙,是苏州人都穆:这年榜发之前,京师哄传唐寅深得主考嘉赏,很有可能在会试中夺魁。作为同乡,才名稍逊的都穆出于嫉妒便在一次有华昶、马侍郎等人在座的筵席上诋毁了唐寅。事后都穆在这一榜中中了进士。而唐寅作为徐经的同案嫌疑犯被下诏狱。 唐寅自此誓不与都穆相见。后来都穆试图赶往唐寅正在酣饮的酒楼消释前怨,而唐寅闻询后直接从二楼跳下。

大概在科考案之后的唐寅眼里,人间是换过一番了的。仕途无望之后,曾远游福建、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倦游归里后,因病不复出,托丹青自娱。

生活窘困便卖画。“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闲得无聊”就乞讨。据说有一次,唐寅和祝枝山在扬州玩儿空了钱袋。听说本地的盐使钱袋很鼓,就伪装成道士去人家门前化缘。遭到盐使呵斥时,其中一人就说,跟他们结交的人绝对没有平庸之辈,就连唐伯虎、祝希伯这样的名流对待他们都是谦恭礼敬的,不信可以由盐使当场命题,看他们是不是那种腹内空空的江湖骗子。于是盐使即兴命题。二人择联句作了一首《牛眠诗》,其中有“怪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的句子,大得盐使称赞。于是给了五百金用于修葺他们所说的姑苏元妙观。后来盐使查明真相后,看在那两句诗的份儿上,也没跟这俩人计较。对此,我们只能感叹,唐老师和祝老师,嗯,很会玩儿。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年),唐寅36岁,建桃花庵别业于金阊城北桃花坞,尝作《桃花庵歌》。园中踪迹最密的除了祝枝山、文征明之外,还有后来和唐寅成了儿女亲家的书法家王宠,唐寅的同乡前辈、此时解官在家的王鏊,与唐寅亦师亦友的吴门画派领袖人物沈周等。

唐寅和文征明是同龄人,也是同乡。青年时期的文征明曾因常被人拿来和唐寅做对比而产生压力。唐寅经常向文征明的父亲文林请教,文林发现唐寅虽然很有才气,但性格轻浮,觉得他将来成就有限,知悉文征明的压力后曾写信告知他对唐寅的印象,并十分肯定地说:“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文征明曾九次科考不中,后来经举荐入朝。然而见识到官场的残酷之后,文征明选择自动退出。归隐之后,文征明也再没有什么仕宦之心,“浮云世事两悠悠,一出都门百事休。”文征明性格里的平和宽容让他更能认清现状,一种生活过不下去,就换一种来过。

而唐寅的洒脱始终是充满颓废感的。之所以疯癫,到底是意难平吧。

人间虽然有时候确实是不疯魔不成活,但阶段性还好,充斥一生就不必了吧。

对唐寅,真的是觉得他有才华,有意思,可惜疯癫成就他,也拖累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