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来自中年的迷茫》5.0
鼎盛县党史办总共就五个编制,连周克服在内五个人,五个人中有领导2名,除周克服外,还有一个姓黄的副主任。其他三人,有两个是53岁时从县直其他单位领导职务改为非领导职务后,调来党史办等退休的;还有一个工人编制,做内勤的,48岁,是个女同志。
这样的团队,或都说这样的队伍(因为称不上团队),你要他们干出点大的名堂来,为县里撑门面、贴贴金,挣个荣誉,那是指望不上的。那两位改非的同志,上了年纪,经常生病,隔三差五地跑医院。但工作上还是过得去的,毕竟是挨过饿的年代出生的人,讲政治、党性可靠。虽然前途上没什么奔头了,但是吃空饷的事他们还干不出来。这点让周克服有几分欣慰。
然而周克服才欣慰一阵子。那两人就被抽去做县里的中心工作了,一个做了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一个被抽去征地。
单位里实际能做业务的就只有黄副主任了。黄副主任在党史办已经工作了二十五年了,参加工作就在本单位,是单位的元老。周克服在县委组织部时看到他是业务骨干,又是老黄牛,建议组织将其提为副主任。没曾想,现在居然成为同事了。黄副主任心态好,能坐得住,每年的修史任务,基本上是他一个人扛下来的。
周克服来党史办上班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原先在强势部门工作,自己有专车,忙得屁股冒烟,上厕所都是尿不净的,经常十分钟就一个电话。办公桌面总有批阅不完的文件,签不完的发票,接不完的电话。常常是上班的时候好几拨人排队等约见,没时间约见的,下了班了还要找时间地点约见。饭局就因此多起来,很多工作也只能在饭桌上谈了。那时候的周克服,确实很忙,忙过一个副县长。
调任县党史办主任后,周克服突然不忙了。突然的东西总是要时间来适应。不忙的具体表现是电话少到基本上妻子罗云打来,还有的就是曾经的同志,比如廖宝等等偶尔的打来。请吃饭局,那基本上没有了。很要好的,比如廖宝,会偶尔约个饭,喝点小酒。这种饭局都是私请,小聚喝点小酒,轮流请的多。
县党史办在县委政府办公楼的13楼,13楼就是办公楼的顶层了。平时很少有领导和办事群众光顾。冷清得门可罗雀。部门接待经费基本为零,也没有公车。黄副主任写志有时需要完善相关佐证材料,需要下乡,那都得开自己的摩托车去。但是这样的部门,如果心态调节得好,也还是活出春意的。
县党史办门口的走廊边,窗台上,都种了不少花儿,有吊兰、有多肉、有芍药、有玫瑰,还有金桔。平时都是黄副主任料理的。他有一把小金剪,专门剪裁花儿们的枯枝败叶。这些花儿,让党史办的干部职工天天都能看到风景,闻到花香,心情倒也不压抑。
县党史办的其他四人,经过多年心态调整,早已达到“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的平静境界。外界说的什么清水衙门,什么边缘部门,什么弱势群体,他们纯然不在乎。反正有份工作能养家糊口,工作也没什么风险,足矣。
其他人能调整心态,原因是人家都是在俭中过,没有进入到奢的机会,平淡惯了;没有登临过山腰的和山顶的人,就不存在下来的感觉;没有风光过的人,就没有落魄的落差。周克服是登过山的,看到过风景的,进入过奢,处过热闹的,现在叫他由奢入俭,适应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的转变,确实不是易事。
到党史办任职三个月后,周克服渐渐地有点调整过来了,因为黄副主任很有心,专门把最好看的花儿,摆在他能看得到的位置。他只要坐在办公桌前,就能看到窗外生长得旺旺的花儿。
党史办的工作,业务上的工作,有黄副主任扛着,周克服除了去开会,然后布置工作,其他的就是完成县里的各项中心工作,完成全年的绩效考评,肩上的担子不重。这个部门的工作,即使连着业务在内,对周克服来说,也是一碟小菜。只要调整适应得过来,这个部门其实挺好。
罗云对组织上调周克服任党史办主任是满意和高兴的,作为一个称职的妻子,她原先最担心的就是丈夫的健康。原来丈夫喝酒太多,应酬太多,经常夜里十一二点才着家,部门工作的压力又大,对丈夫的身体是种过度透支。调任党史办后,刚开始的这几个月,罗云怕周克服不适应,转不过弯来,经常开导他,劝慰他,枕边风吹了不少,终于把丈夫的心态稍微调整过来了。
按理说,一个五十岁的人了,也该到了孔子说的“及其老矣,戒之在得“的年龄段,日子应该回归平淡,远航的船只也该回港了,清闲点,自在点,不好吗?没有公车开,现在上下班都是散步,周克服感觉身体明显有劲得多。日子本来就该这样,这是老祖宗教导我们的活法呀。
然而,周克服却因为接下来的一场饭局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