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精华,通达人生

禹山看云

2025-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竹林f7

禹山看云

路在脚下若有若无地蜿蜒,被新落的与往岁的枯叶层层覆着,踏上去,不是清脆的破裂声,而是一种松软的、深沉的吐纳,仿佛山体在温和地呼吸。空气里满是清冽的、属于秋日的凉,混杂着泥土与腐殖质那令人安心的沉郁气息。行至山腰,景致倏然一变。几株竹林,便这般毫无预兆地、静穆地立在眼前了。竹是修竹,竿竿青碧,直指苍穹,瘦硬中透着一股不肯随俗的孤高。日光被筛了下来,碎成万千摇曳的光斑,洒在覆着薄薄青苔的泥地上,恍若一池被搅乱的、金绿色的碎琉璃。这凉意是恰到好处的,不凛冽,只像一袭极薄极透的溪水织成的纱,妥帖地敷在额上、颈间,教人神思清明,万虑俱消。这幽邃的清凉,这斑驳的光影,本身便是一阕无需丝竹的、太古的遗音。

奋力攀上最后一段陡坡,终于立于山巅。霎时间,天地为之一空,那句“云横魏山”的旧语,也猛地从书卷里跳脱出来,化作了眼前这无边无际的、流动的洪荒。云来了。它们不是飘,也不是浮,而是从千山万壑的深处,一团团、一簇簇地蒸腾、漫涌而来,像一片沉默的、乳白色的海潮。远处的峰峦最先陷落,成了几座小小的、墨色的孤岛;随即,近处的树梢也被吞没了,最后,这潮水温柔地漫过我的脚踝,将我全然包裹。我立在雾中,立在云里,四顾茫茫,仿佛自己也失了形骸,成了一缕游弋的气。这充盈于天地间的“白”,隔绝了尘寰,也消弭了时间。苏子所言“云无心以出岫”,真是道尽了其中三昧。人总爱追问意义,营营碌碌,而云只是云,自生自灭,舒卷随心。这无心的运行,反倒成就了至大的从容与自由。

山顶平坦处,散落着些巨大的、苔痕斑驳的柱础与残碑,默然诉说着此地曾有过的香火鼎盛。庙宇已杳,神佛何在?昔日那缭绕于此的祈祷与愿望,想必也如这山间的云雾一般,早已散得无影无踪了。人总是试图建造些什么,以求对抗时间的侵蚀,留下存在的印记。可山只是沉默地看着,看着楼起,看着楼塌。真正的永恒,或许正是这摧折一切又孕育一切的、漠然而又深情的力量——是风,是雨,是这终古不息的流云。它不回答任何祈求,却抚平一切伤痕。

至此,我方始明了,何以“看一次山水,相当于一次心里治疗”。这治疗,并非山水中藏着什么现成的灵丹妙药,而是它那阔大的、不语的姿态,将我们那被俗世挤压得逼仄的心胸,倏地撑开了。它让我们那点汲汲于得失的忧烦,在这苍茫的云海与沉默的废墟面前,显出了原本微不足道的原形。心,便在这无声的映照里,得着了片刻的休憩与涤荡。

下山时,暮色已如淡墨般在林梢洇开。再度经过那片竹林,它已沉入一片幽邃的青黛之中,那十四摄氏度的凉意,仿佛愈发沉静、愈发沁人了。我来时,怀着的是一颗“登临”的、向外求索的心;归去时,揣着的却是一汪“浸润”过的、向内安住的宁静。那满山的云,似乎并未被我留在身后,而是化作了一片空明,妥帖地安放在了我的胸壑之间。

从此,我的方寸之地,也自有云起云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