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读后感
首先还是从定义开始,什么是零售?什么是新零售?
零售其实就是把最终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链接在一起的“场”。这个场可能是场景、可能是地理位置,也可能是一个呼叫中心,还有可能是对陌生客户拜访的行为。
从零售也发展至今,零售业本质无外乎产品思维(给顾客提供最好的商品)和用户思维(给顾客提供极致的服务),《富甲美国》和《零售的哲学》这两本书里将沃尔玛和7-11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理念做了比较详尽的概述。
沃尔玛以低价促销为经营策略,发展大型超市,为消费者寻物美价廉的商品;7-11以便利为主,拓展服务领域,在日本密集开店。他们能快速发展,就是因为他们是所处时代的新零售。新零售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更高效率的“场”。
场的本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
首先信息流,就是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某项商品是,对产品理性或者感性地认知。互联网擅长信息流的“高效维度”,更快、更全、更便宜;线下擅长信息流的“体验维度”,更复杂、更多感、更立体。
其次资金流,就是你为某项产品支付现金的流向,线下具有较高可信性,线上具有较高便捷性。支付宝等第三方机构解决了线上可信性低的问题,大数据加持的白条、花呗的信用消费将这种可信性提到更高。
最后物流,这里的物流是指从制造商流向消费者的路径和速度。受限于人的活动半径,传统零售在跨度性低,即得性高,而电商就具有较高的跨度。
为了理解上面的三个维度,以买洗发水做两个场景模拟。
一、去小区超市,找到洗发水专柜,各种各样的洗发水供我选择比较,我获得了产品的信息(信息流,免费的信息中介),然后付现金(资金流,用产品溢价补贴信息流的成本),带着洗发水走回家(物流)。
二、去淘宝购物,可选择的洗发水可能有海内外各大品牌,不论价格、销量、产品特色等丰富“信息流”都容易获得,知识不能闻/试用,然后通过花呗(资金流,信用中介)完成交易,简单方便,最后等产品到我手上也得花1-2天时间(物流)。
电商在中国快速崛起,占据社零不超过20%,但是近年来增幅逐渐放缓,阿里,京东,小米纷纷剔除“新零售”的概念,以天猫小店为例。小卖部、夫妻店是社区很常见的消费业态,被商超和购物中心挤占的绝大生存空间。
天猫可以利用积累的周边小区的消费数据,将消费者的习惯、偏好和需求汇总,优选几百种产品给夫妻店供货,做到千店千面,提高了小店的经营业绩和效率,这是阿里新零售的一大探索。
不论是线上、线下或者线上线下结合,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新技术提供更有效率的场,如果能做到,那就属于新零售的概念。
如何做到更有效率,作者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1)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
上面说到的夫妻店,还有盒马鲜生,小米之家都可以依托大数据的魔力,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互联网的数据为线下赋能,提高效率;而线下小店,为互联网带来新的流量,增加用户。
(2)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
销售漏斗公式: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以小米之家为例,从流量来看,旺铺思维”是坐在那里,等着消费者来;“流量思维”是用户在哪里,就跑到哪里去,小米就是在购物中心开店就是提高流量因素;推出爆品提高了转换率;小米除了手机,还有手环、笔记本、平衡车等等几千种产品,用户体验良好,可以线上线下同价,原来手机这种低频产品,也因为连带购买其他产品提高了客单价;口碑做出去,往往会再次光临或者推荐亲朋好友,提高了复购率。
(3)短路经济,提升货的效率。
这个好理解,就是缩短货到人之间的距离,比如上面说到的洗发水,从生厂商哪里到一级分销商、到省分销商、到市分销商、到超市、再到消费者手上,层层的流通环节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效率,提高了定倍率(零售价/成本价)。如果是预测春节激增的购买量,逆向逐级预测消费量,到生厂商那里很有可能就形成“牛鞭效应”,库存激增。
以二手物品交易的咸鱼为例,货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可以直接交易,省去了衣服被小贩-中间商-小贩的流通过程,实现C2C。名创优品则通过1000家名创店,集中产品需求寻找供应商,实现C2B。
无论新零售行业的形态是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是实现“场”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效组合。这是其本质,就像汽车一直是“两排沙发四个轮子”是一样的。
除了盒马鲜生,天猫小店,小米之家,名创优品,书中还有无人货柜,无人超市,橙汁机等等时下热门经典案例,如果有小伙伴想了解新零售,确实值得一看。
作者简介:偏偏女公子,中国传统武术梅花桩拳第18代传人、商业地产物业顾问、007不写就出局践行者,7天写一篇,7年之后一起去南极。微信:251269871
输出倒逼输入!人至践则无敌!如果你也想写作,007er就是你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