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看到宝贝正在哭闹。原因竟然是……
精疲力尽地下班回到家,却看到宝宝正在哭闹着发脾气,妈妈瞬间感到心乱如麻,焦虑万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宝宝不经常发脾气,成为乖巧的孩子?
天天在家里面对一个总爱哭闹生气的孩子,真是头疼死了。家长一方面担心孩子的情绪太多没有办法释放,另一个方面又担心孩子的这种性格很难与别人相处。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进入幼儿园怎么办?长大以后怎么办?
生气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法,我们需要更多的去理解Ta,并且去寻找Ta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爱生气的背后,总有他们隐藏着的秘密。一起来看一下,导致孩子爱生气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 孩子通常用生气来表达自己的复杂情绪。情绪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在孩子18个月以前,他们通常都只有简单情绪,比如生气,开心,难过。复杂情绪指的是骄傲,嫉妒,委屈等。它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慢慢地开始增加。
可能由于孩子小,情绪表达能力弱,只有通过生气这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有情绪。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生气发脾气是这种原因,作为家长需要教会Ta如何更好的表达。
二.生气是孩子获取关注的一种方式。当孩子笑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在旁边看着他;但是一旦孩子生气,开始丢东西或是开始哭闹的时候,家中所有人会去关注他。也就是当Ta生气的时候往往比开心的时候,更容易获取周围人的关注。
如果孩子是这么一种情况,家长是否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关心得少了,陪伴得少了。或者是说只有孩子发出生气信号的时候,我们才会对他格外的关心。
三. 因为孩子年龄小,他的语言能力弱,通常他只能用生气这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爸爸妈妈可以教会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心情,同时可以做一些示范。比如说你心里难过的时候,除了生气以外,还可以做点什么呢?是不是可以跺脚,或是鼓掌,用更多的方式来教会孩子们进行情感的表达。
四.由于我们在家里有一些错误的示范:不管是在电视上;从媒体当中;还是从爸爸妈妈平时的相处当中,我们的一些错误示范会让孩子发现,原来生气是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的。
如何让孩子少发或不发脾气呢?
一. 通过表达或者描述,接纳孩子的情绪
比如:我知道你现在有些……说出孩子的感受,让他知道有人懂她。
二. 用角色扮演的体验式游戏让孩子体会情绪
在玩游戏过程中家长要非常有耐心,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像大人一样特别专心,我们随时需要调动Ta在游戏过程中的注意力。
1. 设立场景,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这个游戏。
2. 家长可以和孩子互换一下角色,让孩子在我们的身上能够学会怎么样去体会对方的情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角色互换特别重要,因为孩子在我们的身上学习到的是我们如何去引导情绪。家长的示范作用是最重要的。)
3. 我们可以创设出各种不同的情景和情绪的感受,帮助孩子学习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接纳孩子的情绪,巧妙去解决转化它。智慧育儿的路上,我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