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孤独与被孤独》作者:未知
许多年后,也许面对雪花般纷至沓来的赞誉信函,我将会想起多年前那个空怀一腔激情与憧憬伏案写作的女孩,她孤独到坚持不下去时只能钻进书的怀抱寻求安慰。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百年孤独》如此吸引我。
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有人说,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诚然,孤独很多源于性格。但在书中,我发现许多“被孤独”者,由于社会环境的不理解被迫孤独了一生。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有着无边想象力与研究探索精神,他试图将望远镜应用于战争,观察星体运行,并最终发现“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他勇于冒险开辟通往文明的道路……他是个不愿安逸地寄生在兔子舒适的毛皮深处的探索者,具备成为一位科学家的潜能。但几乎意料之中的,村人和家人都觉得他不可理喻。老年时他参透了世界,却被当作疯子绑在树上。
天才注定孤独。因为世界没达到理解他的境界。孔子精髓穿透千年时光仍熠熠生辉,但他周游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家接受他的学说,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可以。苏格拉底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却被投票处死。世界就是这样善于扼杀天才,再不济也要把他笼罩在孤独中。
所有人都沉醉于美人儿蕾梅黛丝的非凡美貌和天真举止,但她超脱世俗、反抗常规的睿智与大胆却只有看得透彻的上校才能明白。对于这样的尤物,大概唯一的归宿也就是在花季时肉体与灵魂一起升天了吧。
然而能看清事物本质的哲人毕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只能看到最肤浅的表面,稍微深一些的,便没人愿意费神去钻研,这是人类的劣根性。在浮躁的当代,有多少人能静静地剖析经典?更多人扑向了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和精力的快餐文学。词大行其道时只是供饮酒时消遣,后来一批文人将高尚的情感融入了词中,使它从歌喉走向了案头,从言情走向了言志。词也渐渐变得难懂了,因此便被顶礼膜拜了起来,也从此被束之高阁,淡出尘世。中国几百年没再出一个词人,直到纳兰性德。精粹注定孤独,经典与传唱是个悖论,就像阳春白雪,终抵不过下里巴人的神曲风靡。
乌尔苏拉热情活力,现实的她是最关心家庭的一个。她照顾孩子们,卖糖果小动物补贴家用,为后代的荒唐操碎了心。但布恩迪亚家族缺乏感情沟通,没有爱维系而像一盘散沙,风一吹便各自去找自己的路,没人回头关心一下一直默默付出的老人。
家是一个小国,国由千万家组成。一个个麻木缺乏感情的家庭必将构成一个冰冷生硬的社会,反过来社会又将家变得更冰冷无情。这是个棘手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便难以破解。现在社会的孤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信任感的丧失。老人摔倒在路上没人敢扶,陌生人使你心生戒备,最初也许只是极少数人使了坏心眼。但一些家庭失败的人格教育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被破坏。
这些孤独似乎是必然。然而书中最深刻的孤独我以为是用孤独麻痹孤独的奥雷里亚诺上校。
上校只是为了自尊而发动32场失败的战争,在看破人世后颓然结束戎马生涯,躲进作坊里,靠制作费心费神的小金鱼来遗忘,制成金鱼又熔掉再做,上校想拥有的只是过程,这个过程能帮助他遗忘孤独,就像酒鬼用喝酒来遗忘喝酒的耻辱。上校将世界分成了两块:他和剩下的世界。他独自蜷缩进形单影只的壳,用孤独捍卫脆弱,丢给剩下的那半世界一个轻蔑而渺小的白眼。他用孤独这味药来治疗孤独,因而更像是在享受孤独。孤独教会他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为痛苦而痛苦是没有意义的。
在现今的社会里,通讯和科技发达了,孤独却越加蔓延开来,势不可挡。一家人好不容易一聚,却每个人都在看手机。试图不看手机是不成的,因为别人都在看,你没办法挑起话端,只好被逼着也看起了手机,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独。麻木主导了我们,让我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你敢不关注潮流吗?也许那是你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但为了在别人谈话时不孤独,不得不浪费大把时间去关注。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就是在躲避孤独的过程中变得更茫然无措。
马尔克斯用马孔多这个充满麻木、健忘等种种人类阴暗面的小村,告诉我们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孤独的世界,每个人都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别人。这份孤独只能用孤独来遗忘。不孤独是相对的,而孤独是绝对的。
简评
《百年孤独》留给读者最为玄妙的词便是“孤独”。孤独源于个体性格,也源于社会环境。作者以“孤独”为核心,从个体到家族到社会,从书里到书外到内心,咀嚼“孤独”滋味。有独到的感悟,在思想飞翔时如能进一步注意段落间的逻辑性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