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磨刀石魏国
秦国收拾完楚国之后,战略重心开始发生变化,《秦本纪》记载,在秦昭襄王三十一年的时候,白起攻打魏国,夺取了两座城池。
本来白起凭借在楚国的军功,获得了武安君的称号,为啥他在楚国干的好好地平白无故又被调走了?
忍不住先说个题外话,武安君这个称号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好几个,首先是苏秦,然后是白起,接着是李牧和项燕。这四个人可以说每个都是名动一时的人物,他们都是因为功勋卓著才被封为武安君,可是他们的结局也出奇的相似。武安君这个称号如同魔咒一般,苏秦被车裂,白起最终被迫自杀,李牧被诬陷致死,项燕被逼自杀,反正没有一个得以善终的。
废话不多说继续调回来,在楚国被逼到绝路之后,秦国环视四周,就在秦昭襄王满地图上找软柿子的时候,魏国出事了。确切的说魏国换了大王了,跟秦昭襄王相爱相杀了二十年的魏昭王死了。
魏国新王即位,自然可以算是软柿子。魏国新上位的就是魏安厘(釐)王,后人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魏安釐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主,但是从《魏世家》来看,这个大王在位三十多年,也没啥突出的政绩,就算是打胜了几仗那也是他弟弟信陵君的功劳。
如今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为周天子养马的秦非子时期所能比拟的了,现在的秦国可以说已经上升为当之无愧的战国主角了。自从秦昭襄王上位,基本上就没闲着,每年不打几仗都过不了年。
现如今魏国新主上任,正是国家动荡的时候。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在魏国新王上任第一年,秦国白起就发起对魏战争,拿下了两座城池。
接着第二年,秦国国相魏冉出马,继续折腾魏国,一路打到了大梁,打败了大将暴鸢,斩首了四万。暴鸢逃跑,魏国献出三个县请求和解。这一段是《秦本纪》秦昭襄王三十二年的记载,在秦国的记载中这是一段水到渠成的记录。
这一战涉及到的人物主要是秦国魏冉和一个叫做暴鸢的大将,魏冉自然没啥好说的,这次算是缓解了上次打到大梁被燕赵联军吓回去的尴尬了。至于这个暴鸢,其实并不是魏国的将军,而是韩国的大将。
从《魏世家》和《韩世家》中可以找到明确的证据,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一战韩国也掺和进来了。韩国不知什么原因对魏国进行了军事援助,可能是韩魏两国原本就属于三晋国家同气连枝。也有可能是韩国觉得这两年秦国太作了,先是打齐国,再是打赵国,接着打楚国,又来打魏国,韩国可能觉得,秦国此时必然是强弩之末,心中不免升起了我能行的错觉吧。
要不然就算是两国之间有盟约,就凭借这个盟约跟废纸一样的时代,怎么着也不应该头撞南墙吧。
在《魏世家》记载,秦国大兵,兵临大梁城下,韩国此时前来救援,结果很无奈,魏国还是割让了温邑给秦国用来求和。这就很明显了,韩国援军并没有起到救援的作用。
在《韩世家》记载,韩国派出大将暴鸢,救援魏国,可惜被秦国打败,暴鸢逃跑到开封。而这个开封,正是此时魏国首都大梁。可以说韩国这一战不仅没能撼动秦军,反而被秦国打败,大将还逃到了魏国,可谓是人才两失。至于韩国救援魏国这事,似乎也并没有被魏国放在心上,因为《韩世家》接着记载了时隔一年,魏国和赵国就联合起来谋夺韩国的华阳了。
韩国的破事先放一下,魏冉打过魏国过瘾之后接手的是下一任,客卿胡阳继续攻打魏国,连下几城,最终把芒卯打趴下了,斩首十五万,直接动摇了魏国的国本。
魏国几乎沦为秦国大将军们练手的地方了,最终魏国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割地求和。经过连续三年对魏国战争,秦国又入手了一大片中原土地。在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的时候,秦国放缓了对魏国的征伐,转而开始巩固到手的统治权。
从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到三十三年,这三四年间,无论是从本纪还是世家中,以上就是这段历史的概述。但是相信很多小伙伴看完上面的部分,就会产生很多疑问。
本来秦国已经在魏国占了很大的便宜,为什么还是要不停的继续攻打他,虽然说此时的魏国相对比较弱小,但是还是毋庸置疑的强国,如果秦国想要一鼓作气灭掉魏国那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何况魏国在内有魏王,虽然本人对他雄才大略有所疑问,但是也绝对不是个昏君。在外有信陵君,如果说他能力挽狂澜那也是吹牛,但是人家是真的有国际声誉的。
接下来,韩国到底收到了什么信息,导致他会去救援魏国。然后就是之前提过的韩国救援魏国,过了两年魏国居然联合赵国攻打韩国华阳。在其他世家中却记载了秦国攻打魏国芒卯,斩首十几万这件事,似乎里面就有不少故事。
再接下去的一个疑问,可能就是这个客卿胡阳,爵位无非就是一个左庶长,凭啥能把芒卯十五万大军干趴下。
现在我就有点纠结,继续往下写篇幅可能会过长,要是就此打住未免不负责任,如果留到下次写,又怕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心情更新再给忘了。那就长话短说吧。
在《穰侯列传》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二年的时候,魏冉领兵攻打魏国大梁,这一次就是白起攻打魏国的第二年,也就是之前说的魏冉的缓解尴尬之战。这一次韩国救援魏国不起作用之后,本来魏冉打算继续在大梁城下接着干。
不过这一次魏国大夫须贾出来忽悠了魏冉,大体意思是说魏国已经动员了全国的力量,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决定宁可战死决不投降。你觉得魏国用三十万大军来守七仗高的城墙,你魏冉手底下那些人能不能在这里讨到好处。不要以为你们打了两次胜仗就觉得无敌了,其实那不过是运气罢了,要知道这次来援助魏国的可不仅仅是韩国,楚国和赵国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
如果你不能快速攻下大梁,就要面对腹背受敌的状况了,你可要好好想想啊。最后我给你点友情提示哈,你现在主动撤退,然后威胁一下魏王,说不定还能得到点好处呢。于是魏冉就得到了三座城池回去了。
至于韩国救援这事,可能须贾所说并全是假的,楚国有没有出兵救援这可能存疑,赵国应该是有救援的可能,毕竟三晋国家相对而言还是有信任基础的。而且秦国这些年一直压着各国打,被害者团结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就是韩国到的早一点而已。
感受到巨大威胁的魏王,此时觉得此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魏国主动联系齐国,要跟齐国合纵交好一起对付秦国。魏冉听说之后,又把魏国拎起来一顿毒打。
然后时间就来到《韩世家》中记载魏国和赵国联合夺取华阳的时候,之所以说赵国应该也参与了救援魏国,原因可能就在此。试想一下,当赵国集结好队伍之后,得知韩国救援失败了,此时他们已经到了华阳,如果接着去救援,基本上就是添油战术了。那咋办?
这个韩国到底是不是真心去救援的啊?毕竟韩国在三晋中是最亲秦国的,他们已经做了好多年的秦国的狗腿子了。那就干脆先把狗腿子收拾一下吧,于是赵国跟魏国一合计,得了在秦国面前的损失,就先从韩国这个小狗腿子身上找回来吧。
《韩世家》记载,赵魏对韩国下手了,韩国去跟秦国求助。这次韩国拍去了身体抱恙的陈筮(shi),这一次求助简直就是之前写过的《大秦之无利不起早的宣太后》那一篇的翻版。
同样是秦国出兵救韩国,不过上次的事件主人公是张翠,记载在《战国策》中,这一次主角是陈筮,记载在《史记·》中。严重怀疑这事可能只是发生了一次,不过在记载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
总之这个事件就是,陈筮见到魏冉,魏冉问你们事情紧急了来求救吗?陈筮说,不急不急。然后魏冉就开启了嘲讽,你别装我都懂。陈筮说,之所以让我来求救就说明还不着急,要是真着急了就不用我来了,事情会发生变化,你懂得。然后魏冉就急了,你不用见大王了,这是我就做主了。然后就有了,客卿胡阳干爆了魏国十五万人的战争。
而胡阳作为一个客卿,此时爵位不过是左庶长,在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正好在中间,无论如何也不是能够斩首十五万人的实力。
这样一下就清楚了,这一战有魏冉参与,作为国相这种战争规模也可以理解。不过看魏冉的履历貌似也没有过这种一次干翻十几万人的记录,这种事迹比较符合另一个人的人设,就是被后来称为人屠的白起。
果然《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攻打魏国,拿下华阳,打败芒卯还俘虏了三晋的大将军,并且斩首了十三万。不过看《秦本纪》记载斩首是十五万,这一点在《白起王翦列传》中并没有被忽视,接下来记载,白起还跟赵国大将贾偃干了一架,这一次他把两万人按在河里淹死了。这不亏是人屠白起才能干出来的,就凭他的所作所为,日后无论如何死,从客观上讲都不过分啊。
此时秦国已经到了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秦国即将迎来另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