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过后现红颜
2022-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觀風䖏
2018年11月23日,政协甘泉九届委员会第一、第五委员活动小组联合举行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政协委员走进我县红色革命旧址活动,聆听革命故事,追忆红色岁月。县政协副主席刘生前、石慧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县文物旅游局、县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资料显示,甘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很早就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洛河川长期从事革命活动, 1935年4月习仲勋领导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迁至甘泉下寺湾,甘泉洛河川也因此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革命的摇篮。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到达甘泉道镇象鼻湾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长征宣言》),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甘泉军民积极响应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教一旅、教二旅在清泉沟和东沟垦荒屯兵、建兵工厂。解放战争时期甘泉人民投身革命为抵抗胡宗南进攻延安和解放西北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甘泉境内共有红色革命旧址26处,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5处。甘泉是全市除宝塔区之外红色旧址比较丰富的县份。
我县大量的革命旧居、旧址,承载着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催生出壮美瑰丽的红色文化,它们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贯彻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特别是当前抢救性的保护、加大宣传提高全民共识、资料深度挖掘整理,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主阵地,更显迫切!这里的每一个旧址都记载着一段历史,见证着峥嵘岁月,沉淀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去修缮和保护,让它们恢复昔日容颜,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位于桥镇乡闫家湾村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 前往旧址的崎岖山路 修建旧址的便道 远眺位于桥镇乡闫家湾屈沟坪村的陕甘边军事委员会屈沟坪旧址 远眺位于桥镇乡桥镇村王家湾村的陕甘边特委王家湾旧址 位于下寺湾镇闫家沟村的荣誉军人学校旧址及列宁小学旧址 学校后山的石壁上的古代崖居 文保员老白 穿行于保存完好的古朴小院 荣校大门 位于下寺湾镇下寺湾村的毛泽东旧居 主席旧居的参观登记册 李延莉副局长作相关革命史讲解 院中的紫叶小檗 远眺位于石门镇王坪村的西北保卫局、红军干部学校旧址 位于道镇村的红十五军团司令部旧址 民国县长刘学海题的“康宁镇---闾阎屏障”。闾阎,泛指平民老百姓。 道镇新貌 位于道镇府安史家湾村的毛泽东旧居 位于道镇乔庄的毛泽东旧居 位于道镇寺沟村的八路军炼铁厂寺沟旧址 琉璃、炉渣依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