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为名》,凌霄妈妈的痛苦你知道吗
前几天朋友推荐《以家人为名》这个电视剧,看着看着便发现,这又是一部体现原生家庭的剧。
凌霄的妈妈因为妹妹的死这一创伤性事件,导致陷入心理陷阱里,和凌爸吵,逃离家庭,一直活在跑回家救女儿而不得的噩梦中。
可以看到的是,凌霄也因为这件事一直活在牢笼里,恐惧和自责一直在现实中被压抑,便从梦里一遍遍出现。他活的很包裹,除了李尖尖和齐明月(也是爱屋及乌)以外,其他异性几乎不能够进入他的世界。
在心理学里,母(父)子关系是亲密关系的根源,对于凌霄来说,早期的两段亲密的异性关系都是创伤(妈妈和妹妹),那么在心理上,面对异性他会选择逃避。要不是最开始,李尖尖父子“死缠烂打”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那么他以后的婚姻真的堪忧。
那面对这样的妈妈,孩子怎么办呢?孩子很难在这种阴霾下自己活出来,需要的是另一个家庭抚养者看到,这时候如果凌爸能够包容,看到妈妈的痛苦,并允许她发泄,悲伤,愤怒,让痛苦流动起来,而不是不敢提,压抑。也许每个人的人生又不同了。
电视中可以看到,凌爸一直在隐忍,逃避,他觉得只要自己不招惹,不主动提起,让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就好了。他不知道的是,当一件事情发生,最痛苦的不是记忆、意识上的,而是无意识被勾起的感受,心里的钩子无时不刻不在勾起那段往事,那个孩子死了,原因是我的不负责任。
这才是凌霄妈妈真正痛苦的,她内心深处是在怪自己把两个孩子放在家里,自己去打麻将,而导致孩子的死。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这件事让她痛苦到极致,便会找个出口,那个出口便是身边的人,她不断的责怪凌爸不顾家,凌霄给妹妹吃核桃,她不敢承认最痛恨的那个人是自己。这也是她一直放不下的原因。
最后,当她发现自己给身边的人都是痛苦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开。这时候很多观众都觉得凌霄的妈妈太不配了,其实配不配每个人的经历会让你有不同的评判。至于做什么选择,只有当事人有资格去做,因为结果需要她来负。
凌霄妈妈走后,对于凌霄来说,人生又多了一种可能,比如李尖尖成了他心理最记挂的那个人。他把对妈妈那份寄托放在了尖尖的身上。尖尖和妈妈完全不同,阳光,可爱,最主要的是对他不离不弃。
要问凌霄对李尖尖是不是爱情,且不知,因为每个人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会有很多投射,投射了异性父母好的那部分,投射了自己期待的那部分,凡是你喜欢的和讨厌的都会吸引你,而这一切的根源还是跟最初的那份安全感和价值感有关。
凌霄妈妈后来出了车祸,她的丈夫也在车祸中身亡,这也许是导演的安全,为了给凌霄国外留学做铺垫。
可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凌霄妈妈是着急赶着回来见妈妈最后一面,她的妈妈几次露面不是在数落她,就是在数落凌霄,这种指责让人却步,所以凌妈逃到了国外。
在心理上就是一种逃离。当然这种逃离会让她之后一系列事情都按着这个基调走,这个世界会给你你吸引来的东西,她逃避的,必会按着这个方式到来。
她的两段婚姻都不算圆满,而整部电视中没有提到她的爸爸,而她生命中的男人都在远离她,即便最后一个,也是死在了路上,这也是一种暗示。
不过,电视有一个好的预示,人是可变的,凌霄妈妈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得到了部分疗愈,当我们对外指责时,得到的都是孤独;当开始找寻自己时,得到的也就是爱了。
武志红的《拥有一个你说的算的人生》中说过,人是从一元关系到二元,再到三元,最后到各种关系。一元即六个月之前,婴儿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我能决定的,即我与自己的关系;
二元关系是和母亲,这时如果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基本好的妈妈,并且能让孩子意识到这个基本好有时也会坏,自己也是一样,便是好的二元;
父亲的出现构成了三元关系,也是俄狄浦斯期,孩子把那部分坏投射在了父亲身上,同时会更亲近异性父母,将同性视为“竞争者,这是正常的,也是从这时学会如何和异性交往。
当爸爸或妈妈能够意识到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并将想法用合理的方式传达给孩子,同时也能允许孩子各种能量的流动,孩子到了6岁左右就会平安度过这一时期,认同同性角色,在心里勾勒出长大以后要嫁给异性父母这种类型的人。
《道德经》里也提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任何关系,或事物规律中,都是适用的,万物都有一个根源,之后衍生出不同,有时不是眼前的事情左右了你,而是那个根,那个长久的在内心深处的钩子,它如果一直在那里,便总会不经意间勾起一些相似的经验和感受,怎么做呢?把钩子取下来,便挂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