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断舍离

2020-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暖益

今天很放松,花了一天时间在家里收拾收拾,听听逻辑思维,还有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公众号。看到一本很久之前买的《断舍离》,发现书是买了,当时应该也翻看过,但是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一点价值(当然书本本身没有问题,主要在于看书的我)。

为什么会这样?我其实花很多时间看书,买了不少,也看了不少。我看书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因为经常集中不了注意力,一字一句的看。

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书看完了,如果有人问我书中讲了什么,我却回答不上来,答不上来只是表现出来的现象,本质是我确实想不起来我看了什么,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1、万不可为了读而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过去的我就是那个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看完书,合上书,就把所有的知识都还给书本了。我从来不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只是别人告诉我读书很有用,我要做有用的事情,所以我要读书。

“苏格拉底说过:不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而我读书显然就是不假思索,我读书的理由也很不加思索,一切经由他人灌输,典型的“填鸭式”阅读,读得既累又无效。

2、带着问题进入书本

3、带着行动计划离开书本
下次遇到这类问题,你会怎么做?比如我听完《如何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一课,最大的收获就是:
1、看书的顺序,看简介-->看书评-->看标题-->看重点-->看概念。
2、验证看书效果,记忆和输出 (很多写作培训老师提到,写作不需要记,只需要你会搜索就可以,你都没有记忆,你怎么会知道如何搜索呢)

我想说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么多年过去,读了不少书,但是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却并不多,读了和没读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借着读到的这本《断舍离》的书,想要说读书也要断舍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