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如何度过《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这本书告诉你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同时步入大学的许多同学也会感到迷茫,彷徨。这是由大学教育体制所决定的。我们没法改变现状只能去适应,那么如何面对大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呢,秋叶老师的书《不要等到毕业后》给出了我们答案。
这无疑是一本好书。下面我就书中的几点内容总结如下:
大学所学专业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大学专业是人在职业领域的初步定位,并不能完全决定你未来的就业选择。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
许多人觉得大学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没有投入精力去学。专业不等于爱好,也不等于毕业证。所谓专业,就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专才,然后靠它就业。
在不同领域又通又专的方法
方法之一是通过读书,会读书的人学习别人思考的框架,为自己的大脑多贮存几种框架,遇到事情时,用不同的框架对比思考,这样更容易做出更好的选择。任何行业的思考模式都需要学习。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学习虽忙仍要发展自己的兴趣
将来工作能带来一个人收入、地位和名声,但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以外能培养一种可以长期坚持的兴趣,那么,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排遣方式。
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
培养自学能力关键是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对策、不同的自学方法。如果遇到没有研究过的领域,采用“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的套路去思考。
元知识学习很重要
构建自己解决问题的专业体系,就会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力,这种思考力称为一门学科的元知识(比方说在历史里面,你的历史观、你的考据方法、你的历史框架就是元知识;在数学里面,基本公理假设及相关推导的论证逻辑就是元知识)。这种知识的学习特点需要连续地深入思考,有些问题可能需要你连续思考好几个月才能找到答案建议在大学一开始就分配大量时间放到元知识学习上,而不是看各种速成的快餐书。读完这些经典书,你对各种畅销书会有更好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将来就能看得出来,哪些书是东拼西凑的,这样就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时间。
写好论文帮你建立思考框架
元知识最常见的训练方法是写论文,最好能够写出一篇长文章。遇到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优先选择写出文字,在写的过程中谨慎思考自己的观点,辨析自己的逻辑,希望它的立论和论证,还有表达都能够不被别人曲解。当然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为了避免观点有失偏颇,最后文章难免越写越长,越写越啰嗦。但正因为这样,才有思维训练的价值。
没思路就从模仿开始
模仿的关键在于三点 。第一 ,自己动手 ,不能直接把别人的内容拿过来改改就变成自己的 ,那是完全抄袭 ;第二 ,选择恰当的对象模仿 ,比如想学羽毛球 ,你可以先模仿入门的动作 ,再模仿高级的动作 ,不能企图走捷径 ;第三 ,虽然是模仿 ,但一定要模仿到位 ,不能差太多。
专注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对于缺乏专注力的朋友 ,有一个训练的小建议 ,就是找一个感兴趣的 、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也不复杂的事情 ,每天坚持做 ,然后要求自己每次进步一点点 ,比如写日记 、练字 、跑步 。坚持下去就会慢慢培养你的专注力 。
坚持完成计划很重要
要想坚持完成计划,你得学会两个重要的技巧 :第一 ,明确一个要付出较多努力的大目标 ;第二 ,把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小目标 ,这样就可以不断检查目标的进展状况才能够更好的坚持下去 。如果有可能 ,找到和你有一样想法的同学一起来完成目标 ,这会让你更加有动力地完成。
养成习惯靠方法不一定要靠意志力
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并且不一定要做大事,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 ?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 、练字 、锻炼 ,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 ,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哪怕就15分钟 ,进行宗教的祷告都好 。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 ,有了这些时间锚点 ,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 。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 ,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 ,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
本书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组织内容的。围绕大学生最关心的十个话题展开来写,每个话题都提供了实用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方案,很值得大学生去实践。实践方法书中也告诉了大家。可以把训练心得写成长微博分享,形式可以是文字、手绘、PPT等等。发好后微博@秋叶,写得好会被转发。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深入学习,思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