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心怀大爱
文/自然
一个脆弱、敏感、喜欢作文的小女孩。
一个受到老师侮辱后,自我封闭整整7年,自尊心极强的女孩。
一个为追求自我形成,选择远离父母的女孩。
即使物质条件艰苦,内心依然快乐,寻求突破一个个壁垒,生命力顽强的女孩。
西班牙、德国、美国,都留下了这个女孩留学的身影。
在即将步入婚姻的幸福时刻,未婚夫因病突然去世,命运再一次重击了这个女孩,使得她想要放弃生命,然后又将她带往西班牙。
在那里,有一个房间挂满她照片的大男孩,等着她去赴他的六年之约,等着用他那颗金子般的心去换取她已经碎了的心。
她想去撒哈拉沙漠,他二话不说,去那里找好工作,打好前站,等着她。
在广袤神秘、艰苦贫乏的撒哈拉,他给了她一个家。
他们用双手、爱心和智慧,填充着一贫如洗的家,慢慢地,家变得舒适、艺术,充满温暖。
这个大男孩陪着她旅行、捡化石、捕鱼……,将两人世界过得风生水起。
这个心如皓月,身如冬日暖阳的男孩,将特别的光茫投射给了她,不断滋养着她,给她不羁的灵魂充分的自由。
于是,生活在她的眼前,变得那么好玩和有趣,一个个灵动的故事,从她笔下喷薄而出。
撒哈拉、加纳利、丹丽芙、阿尔及利亚,他到哪里工作,她跟到哪里,把家的关怀带到哪里。只要写作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她宁愿放弃不写。
命运又一次露出狰狞的一面,这样的幸福仅仅给了她六年。在三十岁的黄金年纪,他因潜水事故意外地离开了。
她握着他冰冷的手,崩溃的内心许下一个心愿,等着她完成重要的事,就来赴她对他的约定。
她在他的墓旁从清晨守到黄昏,不想留他一人在那里,不愿离开他半步。
她又成为一个人,没有了家,没有孩子,在海边的房子里,从夜晚孤坐到天亮,一天又一天。
不能提,不可提,一提起就泪流满面,无法抑制。不需要想起,始终都藏在心里。
人世的婚姻终止了,爱情还在。人在眼前消失了,钻到了她心里。于她而言,这世间只有一个他,生死之间,有爱就隔不开。
几年之后,她才释然,终于放过自己。踏上中南美洲之旅,旅行和读书是她一生的酷爱,也是她人生的两颗大星。
命运的坎坷,没有让她成为怨妇,反而让她心生悲悯,满怀感激,放眼天下万物,投入一腔深情。
生命里擦身而过的人,可能再也不会遇到的人,是一颗颗流星,形成璀璨的星空,她用第三只眼去看,用心去感悟。
爱对于她来说是能力,健康是本钱,成功是努力的奖品,失败,没有这个字,快乐才是最大的勇气和智慧。
平平常常的一趟淡水之行,就用“孤独一匹狼”,喊得路旁的钓鱼者哈哈大笑;会车时碰到一车喊“军爱民,民爱军”的可爱阿兵哥;拜访汉民祠就和卖彩券的老伯有了“会中的,会中的”,“不会中啦,不会中啦”的美丽对话。
只是一次偶然的街头打车,就能碰到杰出的司机,倾听其酣畅淋漓的电影影评。
去一次偏僻的小镇,听到老布店关门前,年迈老人对老妻说:“好,来困”时,就被平常夫妻的相守一生感动得潸然落泪。
买双袜子,听四川老板滔滔不绝地讲述其返乡之旅。
大厦管理员老傅四十年后,回归故乡的照片,让她看出背后一串串令人感动的故事。
她自愿坐在秘鲁两位盲人乐师的身边,成为帮着他们赚钱的中国小乞丐。
在她的心中,同胞是可亲的,乡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维护的,地球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居民都是地球人,也是邻居。
她的演讲、她的采访录,都在诉说着一个主题,爱万物,爱人类。
她对爱的阐述是这样的: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妒忌,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在她眼里,每一天都有神迹在眼前发生,开放的花朵,奔跑的动物,亲吻孩子的母亲,夜幕笼罩下的万家灯火,都是神的恩赐,包括她自己的婚姻。
为此,她不惜用爱燃烧自己。
人世不断地给她磨难,她不断地回馈给人世以大爱。
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和温暖带到哪里,不分民族,不计肤色,不限国度。
这一路走来,她累了,太累了。她的眼里都是沧桑,她的心里满怀思念。
肖全摄于成都
十二年之后,她去赴约,她曾经给他的承诺,深埋在心底的承诺。
在那里,没有疾病,没有苦难,没有分离,就让他们手牵着手,拥抱他们的天才之久,延续人世间的幸福生活。
大地和天空就是她的稿纸,宇宙就是他们的家,每一个神迹的展示都带着他们的爱意。
祝福他们,亲爱的三毛和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