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范儿每天写1000字散文

老家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5人  夏木泽
老家

老家

这个时节。很多人都会选择回老家或是在去老家的路上。在我看来,老家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个心理概念。很多时候,它被放置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仿佛一层垫板,支撑着内心大部分空间里的事物。曾经的我,如一只燕子每天早出晚归于老家的巢。那时的老家不老。就外观而言还有点新。它盛满了我的高中时代以前大把的时光。一些快乐,一些小小的现在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情绪,还有那个年龄段的委屈。一个对外面世界了解很少的女孩,在学校和家之间,一步一步用脚印,后来用青春的单车,丈量时光的距离。

高中寄宿后,在家呆的时间越来越少。除了一年两个假期,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游离于家的学子,在紧张的学习中,在堆积如山的书本里,如寻水的鱼,寻找未来的路。那时,离家,寄宿,读书,几乎封闭的学习生活,是一个孩子打开大学之门的钥匙。而未来,对于当时的我,飘渺而模糊。更多的,是老师的一句“人生能有几回搏”在引导着我们。每到放假,我总是满怀渴望地扑向老家的怀抱。看着家前屋后茁壮生长的植物,感受父母点滴的关爱,学习和身体的疲惫一层层剥离,消褪。

上大学时更是想家。临近放假,常常兴奋得睡不着。记得一年十一,高速大雾,从学校回到家已是晚上八点以后。家人都在等我回家吃饭。后来得知,奶奶一直盯着家前公路上过往的车,盼着我回家。在往后的岁月里,我渐渐懂得了亲人的等待是多么的珍贵和深情。工作后特别是住在城里后,离家远了。它真正成为我嘴上的老家。我更像是老家的客人。每次都是匆匆来去。慢慢地,对老家的依赖越来越少。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在至亲的人如灯火一样一个个熄灭,母亲常来城里后。

每年清明和春节,我都会回去。清明时节,当四月的暖消除了寒意,我的内心却被大片大片的回忆占据。那些爱我的亲人,再也不会像河边的芦苇一样,春风吹又生。却成为实实在在的挂念,连接着我和老家。让我们的关系坚不可摧。春节,不再像以前热闹。却满怀温暖。母亲依然把我们当成孩子,仿佛她还是那个勤劳能干的主妇,用以前的方式爱着我们。只是她和老家密不可分,常常人在城里,心里还挂念着家里的事。她还保持着一些延续至今的仪式,保持她对生活的虔诚。这世间有些牵绊是幸福的,母亲就是一个被老家牵绊的人。

这些年,外面的世界推陈出新,日新月益。老家还保持着二十年多年前的风貌。甚至有些陈旧。几年前,它被一排新建的厂房隔离于马路的繁华。在夜晚,有着纯粹的黑和安静。和很多人一样。老家是我的出处,亦是心的归处。它是乡愁的源头。也是追忆过往的线索。它依然容放着我以前的物品和心情。是我一生中最重的行李。在心绪繁乱的时候,我更愿意在老家这个内涵丰富的温暖的词语里歇脚。那些刚种下的彼岸花,在春天风暖时,会不会开成我希望的模样。和老家一起,等待我的归来。

相信一个没有失去老家的人,在说起老家的时候,会和我一样,内心笃定而有光。

(20190205大年初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