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育语文教学研究

思维的印记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水一泓slj

       

        教的关键在“听”,学的关键在“说”。这是物理特级教师张世成老师说的,我深以为然。

        复习期间的课堂以习题讲评为主。最简单最快捷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毋庸置疑,这也是最不理想的教学方式。美国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已经用大量实验和精准的数字证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习题讲评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去听学生讲,听他们用语言还原解题的步骤,用语言再现思维的过程。教师一定要专注地倾听,听出学生在解题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教师讲题,只关注学生习题答案的对错,自己评讲的时候一般也是顺着自己解题的思路来讲解。在教师的判断中,或许很难准确地把握不同学生的“错”有何不同,他们分别“错”在哪里,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错”的,怎么纠正这些“错”效果更好些。而要关注到以上这些,必须去“听”学生说。

      今天早上我上第一节课,上完早读来不及批改昨晚家庭作业——一篇阅读理解。今天的习题讲评,我大胆地作了新的尝试。

        我首先让学生起来讲题。老规矩,讲题就是学生自己还原解题过程,从审题开始,到理解题意,到考点分析,到答题注意点,最后呈现答案。这是我一直以来采用的习题讲评方式。

        因为今天的题没批,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所以接下来,我让其他同学打分,根据题目分值,打出分数,并说明扣分理由。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听”的专注度,又考查了打分学生的对题目的综合把握能力。

        以这节课讲评的阅读理解小说《骈枝的幸运》的第一题为例,谈谈我尝试寻找学生解题思维印记的过程:

        题目是这样的:

        文章依次写了“她”的四次笑,分别是①_____、撞肘看到画线哈哈地笑、看到骈枝真诚地笑、②_____(4分)

        第一位学生讲的时候,先审题,在审题中他指出了题干中的“笑”是答题内容的关键,然后他就报出了自己的答案。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我让其他同学帮助他找到问题。

        这一步骤掌握得好的学生就立刻告诉第一位学生:这个题目还要读一读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出来的两次“笑”的形式,从已知的内容分析出答案表达的“格式”来。

        经过分析,不难发现“笑”的前面需要两个状语:在什么情况下的笑,怎样地笑。两个状语各采一分。思路清晰后答案也就清晰了。

        第三位学生接着讲,然后到文章相应段落中找出“笑”来,“怎样的笑”文章中可以直接找的到,而“什么情况下”则需要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判断与选择。

        有学生说第二空应该是“受伤时纯净甜美地笑”,这个答案不能说错,但不够精准。

        我问其他学生的意见,有一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受伤”的原因是文章花了一定笔墨来写的,应该说清楚是“被球踢伤时纯净甜美地笑”。

        思路的印记清清楚楚地让所有学生看到了。在整个过程中,我只是“听”,然后提醒学生“听”,大胆“说”。

        这一题讲完后,我让学生自己用红笔在题目旁边进行批改打分,写清楚扣的分值,并写下扣分的思维缺陷。是思维步骤不完整,还是审题不清楚,还是分析不到位,抑或是概括不精准。

        找寻自己思维的印记,在找寻中熟悉正确的方法,在找寻中锻炼自己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相互找寻中提高彼此的倾听能力、判断能力和辩论能力。

        今天的课,我着实偷了个大懒。不仅让学生自己讲,让学生仔细听,还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反思思维过程。但这个懒偷得让我快乐而兴奋,因为我看到了孩子们思维流淌的印记。

        或许,学的关键除了“说”,也可以是“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