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到底值不值得买?
众所周知,“双十一”是各大商家折扣力度最大的时候,而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双十一”,那就是“开门红”的年金产品,不管是服务方面还是产品方面都能使客户利益最大化。
可是年金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到底需不需要呢?今天佳儿就带着大家理一理…
什么是年金保险?
年金是指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方式,在约定期限内,有规则的、定期的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年金保险,同样是由被保险人的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但生存保险金的给付,通常采取的是按年度周期给付一定金额的方式,因此称之为年金保险。
我们每个人退休领到的退休金,也属于年金的一种形式,相当于我们从国家那里买到的年金保险产品。
相信你们也都看过很多社保养老金的文章了,伴随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我们这代人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等到我们退休的时候,我们能从国家领的钱会越来越少。

相信很多人年金险看作一种理财,陷入与银行理财收益对比的嫌弃中。年金险的印象就是,收益那么低,这不就是忽悠人吗?
直到有一天,我跟我妈一起去买水果,两个苹果花了差不多20块,我妈随意说了一句:这让退休金只有两三千的怎么活啊。

所以我们要认真考虑养老的问题,也要重新认识年金险。




都说日本韩国的老年人,就是未来的我们。到七八十岁仍然在工作,在日本真的挺普遍的,他们甚至鼓励终身不退休。在现代金融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利用金融工具来筹划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年金。


其实年金就是用现在的钱,给以后的自己一笔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
举个栗子:当年梅艳芳将自己的资产交给了信托,用信托的方式给嗜赌的母亲留下了一笔源源不断的年金,家产才被避免很快的“败光”。



我们可以看到,对个人来说,就是先要有一口能源源不断流出现金的“井”。比如说,房东每年从租户手里收取的房租,就是他的一种被动收入,那这个房子就是房东的“井”。
在日后,这口“井”产生的现金流就是我们的被动收入。当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支出的时候,人们就达到了财务自由。每个人都希望达到财务自由的生活状态。但是首先,你要有一口自己的“井”。
那么在当下有钱的时候,来给自己挖一口这样的“井”,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因为挖井这件事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年金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持续不断地去筹划的一种金融手段。
那么在现代社会,这口“井”对于每个人来说,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1. 回报明确,说多少是多少
年金险不会让我们暴富,但是在时间和复利的作用下,财富一定会变多,退休之后每年都会有固定一笔钱给我们的养老生活保障,活多久领多久,加上社保领取的钱就差不多可以解决养老问题,心里会踏实很多。
确定性收益是年金保险的本质,可以给未来一个确定的答案。
有了年金险,其他的理财投资,结果好坏,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养老生活。
2.操作省心,按时缴费
有个朋友,对理财非常感兴趣,也通过理财赚了不少,但是他只能说是运气好,实际上他并不会理财,特别是对几十年这种长周期的财务规划,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他买了年金险,他说,现在只需要按时缴费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像股票那样,担心涨跌,还要每天关注。而且一部分买年金一部分理财,两者没有冲突。
3.强制储蓄,专款专用
很多人把保险的强制储蓄,视为流动性较差的缺点,但辩证的来讲,却是它最难得的优点!能赚钱不代表能存下钱,有搂钱的耙子,还要有存钱的匣子。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很多年,却没有太多的积蓄,90后是月光,可是80后70后还完房贷,解决完吃喝拉撒,也是月光。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少做了一件事——强制储蓄!
理财最重要的原则,通俗的说就是先存再花,做好一个财务安排,固定把钱存起来,而不是很多人潜意识里期望的先花再存。永远不要指望我们把结余的钱长期存起来,你坚持三个月容易,三年呢?没办法,人性里面就包含了冲动消费的部分。年金险是长期的理财工具,一旦中途提前终止会产生损失,恰恰强制帮你存下了钱,用制度对抗人性。
这几个功能是其他任何理财投资等产品所不具备的,当然对于高净值人士,年金还具有保单贷款,资产隔离和税务筹划等功能,这个以后我们可以慢慢探讨。
佳儿会建议身边的朋友,可以尝试每年拿出收入的一部分资金,去买年金险。其他的资金,可以通过理财博取更大的财富,同时保留一部分资金应对生活中的突发风险。
相信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收获,让我们整个人生无论中年还是老年都能做到财务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