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护计划制定的程序和实操(中)-介护计划,在老年痴呆老人照护中的

2022-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知介护

上期的文章,我们从制定介护计划所要满足的三大目标之-“保障老人身心安定”的角度,把制定介护计划的流程“走了一遍”。本期的文章,我们将从“使老人的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这个介护目标出发,来重复一下制定介护计划的整个过程。

之前向大家讲述了爱知介护机构里实际发生的一个案例:一位血管型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因肺炎住院,但出院后整个人的状态差了好多,很多原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家属很担心老人身体机能会越来越差,身体衰退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今天我们继续这个案例,根据这位爷爷所表现出的状况,来看看从“使老人的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角度,应该如何制定介护计划。

同时,我们仍然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记述的内容,也是从案例中摘录与“使老人的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关的内容,并非案例中长者介护计划形成与完善过程中的全部内容。并且,本文不再就流程各节点设置的理由和逻辑进行阐述。在这个问题上有疑惑的读者,可以返回上一篇文章进行了解。

一、全面了解老人的基础疾病(疾病信息采集)

      我们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以及他们提供的医院诊疗记录和服药记录,掌握的老人的基础疾病有:血管型合并帕金森型老年痴呆症(混合型老年痴呆症)、腔隙性脑梗塞、动脉硬化、焦虑症、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胃炎、肾积水、尿路结石。

本案例中老人有“帕金森”的问题,那对于老人可能出现手部静止型震颤导致的影响自主进食、行进间突然无力导致的跌倒等问题和风险,就有了充分的预知。

二、全面了解老人入住前的生活状态(日常生活状态采集)

本文案例中老人的情况根据家属自述和询问了解,情况如下:

逻辑与计算能力

经常说一些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的事情,叙述时也前言不搭后语;有时不能完全理解家人所说的话,回答的内容也是答非所问。

定向能力

不能辨识地点、时间,只认识家人和较为亲近的朋友。

记忆能力

短期记忆障碍明显,远期记忆(尤其过往的工作经历)保有较为完整。

日常生活与社会能力

用餐:无法自主进食,需要协助;

更衣:无法自主更衣,需要协助;

清洁:自己无法进行安排,洗澡的过程需要协助。

身体能力

行动:无法自主行走;

排泄:大小便不自知,需要协助;

精神状态

情绪:情绪较为焦虑,常常“憋气”并长时间“哼”叫,期间表现有紧张感;

精神:白天昏昏沉沉,经常闭着眼睛;

睡眠:入睡比较困难,睡眠过程中会有拳打脚踢的情况,盗汗情况也比较突出。

三、入住机构后的日常生活状态(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爷爷刚入住机构的五天时间,我们将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特点类)归纳如下:

1、对周围人和环境保持着戒备心,紧张情绪比较明显,经常出现双目紧闭,双拳紧握的情况;

2、焦虑情绪突出,经常出现“憋气”、“出汗”的情况,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身体不适;

3、我们跟爷爷说话,或者询问爷爷:“要不要吃饭”、“要不要去洗手间”时,通常不会回应我们;

4、爷爷的上肢力量比较弱,尤其是左手手指不能自主活动,以及震颤的问题,通常无法将饭菜顺利送到嘴边;

5、爷爷的下肢比较僵硬,并且水肿较为严重,无法自主站立或行走,移动通常都要使用轮椅;

6、爷爷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很难聚焦精力去做一件事;

7、爷爷经常坐在沙发上显得很无力,白天昏昏欲睡,一副看上去很累,无精打采的样子。

四、生活中状态的总结整理(综合评估)

本文案例中长者的特点信息采集到后,我们评估的结果如下:

1、由于爷爷入住机构前都是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即使因病住院,也是由家人照料。所以在入住机构之初,会对工作人员及环境产生陌生感和戒备心;

2、由于爷爷本身患有焦虑症,所以在入住机构之后,经常出现“憋气”、“出汗”等现象,这都是焦虑情绪无法得到缓解从而加重病情的表现;

3、与工作人员的信任关系还未完全建立,老人与周围人怯于沟通,所以交流和沟通也存在障碍;

4、由于腔隙性脑梗塞的后遗症,以及帕金森的问题,所以爷爷的四肢僵硬、无力,导致日常的生活能力及行动能力受限和降低;

4、由于爷爷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所以他几乎无法连续做一件事(例如吃饭、活动的过程都很容易断开);

5、由于爷爷心脏功能较弱,再加上肾积水和尿路结石的问题,所以水肿的问题较为严重,进而出现无精打采、精神不济的状态,这是爷爷血液循环不畅、基础代谢障碍的表现。

五、计划与措施(介护计划)

根据评估的结果,本着对应问题、避免风险的原则,我们制定了如下的介护计划:

1、仔细并持续观察爷爷的基本身体状况及生命体征,对于因“腔隙性脑梗塞”、“帕金森”、“水肿”等疾病所可能引发的问题及状况保持警惕。通过健康管理,掌握病情发展趋势,采取避免跌倒、晕厥等危急事件预防性前置措施,避免突发身体危机,为促成“使老人的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个介护目标提供保障和基础;

2、根据爷爷的性格、喜好等,摸索与其相处的方式方法,帮助其与机构建立信任关系,使得双方能够交流和沟通,这可以让老人保持情绪稳定,并因此接受发生改变的可能(比如开始做家务,开始做运动);

3、以“生活中康复”的介护(老年痴呆症护理、照护、介护、照料、照顾)原则为指导,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每周为单位,针对身体能力制定保持和恢复性的复健计划。

有了计划,那么应该如何去实现这些计划呢?

      对应以上计划,我们安排了一系列措施(介护内容),来达到这个目的。

1、在爷爷还没有把我们当成“熟人”,或者主动开口前,不主动和他攀谈,只是安静陪伴在他身旁,即便是因为工作需要移动到其他位置的时候,也让爷爷一同前往,尽量保持长时间有人在其身边自然的陪伴;

2、为了解决因水肿导致血液、代谢循环不畅,进而精力不济的问题,我们每周一次,将爷爷的生命体征记录、情绪变化、生活内容特点进行整理后,联系医生进行分析,通过药物及时调整来加以应对;

3、起床、坐起等涉及老人需要改变体位和完成身体直立的过程,都需要尽可能先活动下四肢和身体,说说话,并缓慢起身。从起身到行走停顿三秒以上。如不借助轮椅的情况下,需全程有人协助。

4、白天增加老人的清醒度,积极寻找爷爷感兴趣的事情(例如读书、唱歌),尤其是每餐后,都安排充分的活动内容,引导他完成。老人困倦程度较高时候,采用沙发小憩的方式,避免回房卧床。继而达到充分释放精力的目的;

5、进食、进水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在爷爷未主动开口寻求我们协助时,都鼓励并引导他自己完成,尤其为了避免进食过程太长,爷爷注意力难以集中,我们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增加进食次数,缩短进食过程;

6、让爷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在更换衣服等环节,通过聊天让其放松,以保持其较长时间更换衣物时不耐烦;

7、通过脚踏车等器械,让爷爷进行一些简单的“阻力运动”,并将其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在一天之中分开在几个时间段内,保持其运动的兴趣和耐心。并且在各生活内容安排的转换期间,尽量鼓励老人能在搀扶保护下行走,尽可能增大运动量;

8、每当爷爷不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自主进行一些活动时,对他竖起大拇指,或者说一句:“今天又进步了”,使其感受到鼓舞,增加身体自立的信心和意愿;

9、通过视频拍摄进行对比,让爷爷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的变化,进而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恢复重燃希望与信心。

      综上,我们根据案例中长者的特点,从“使老人的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角度,把制定介护计划的过程“又走了一遍”。

        下期的文章,我们将从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认知障碍、帕金森、阿尔茨海默型、额颞叶型、路易体氏型、亨廷顿氏型、帕金森型、血管型、混合型、阿尔兹海默型等)老人“尊严”的角度切入,来看看从“使老人过着尊严而个性化的生活”方面,应该如何书写介护计划,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