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教学

2019-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甘肃倚窗听雨
《猴子捞月》教学

一、课文回顾:课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那里?(随机回答教师贴图板书,请学生照板书个别讲故事,把有趣的地方讲清楚。有讲有评)

《猴子捞月》教学 《猴子捞月》教学

二、聚焦封底,个别读封底,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1.问:这句话是批评猴子什么呢?

《猴子捞月》教学

2.给猴子找优点。读出“不一样”。(板书)

三、聚焦段落,引导思辨。

1.个别读_齐读_自读,思考: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

《猴子捞月》教学

2、理清猴队的顺序。

《猴子捞月》教学

3.学生角色扮演,接受采访。什么叫“率先”?你想过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很累,责任大)个别说_连起来说。“你为什么还要第一个挂上去?”大猴子你们有什么感觉?(手酸尾巴疼)为什么要挂中间,让别人去挂呗!小猴子你为什么要挂在最下面?(轻巧,敏捷)

4、再读上段,读出猴子的那些优点?怎样的猴子(团结合作,坚持不懈,聪明,勇敢)师:边读边问有了新发现,这就是追问。

四、出示学习要求,深入阅读思辨。

《猴子捞月》教学

1、同桌读议。2.学生质疑:为什么小猴子不捞上来就不回家?(猴子的什么优点)为什么最后小猴子都笑了呢?(长了见识)

2、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3、修改封底

《猴子捞月》教学

五、推荐阅读,运用边读边问的方法。

《猴子捞月》教学

景洪春评课:

《猴子捞月》教学

1.从学生学会阅读来看,老师把握好了学生的阅读起点和年段训练重点_讲故事。(最喜欢的,最好玩的。)抓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目标清楚,以小学低年级审辨式思维培养为目标,设计直奔主题,非常集中。

3、角色体验是小学低年级最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走进不一样的猴子,切中低段孩子认知特点。

4、孩子的回答勾连自己的生活。绘本选择中国水墨画,浓郁的审美品位在其中。

5、教学设计促进了学生多元表达,课堂学生的学习在发生,孩子得到了生长。学习的发生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生长出一个新的经验。

6、怎么样的课堂教学更贴近儿童立场?是否可以把讨论的问题再前置一下?(项目学习)探究不一样的猴子。每个人都写出对于猴子的认识,小组内讨论。这是孩子最原生态的认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