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在贫富,而在三观和认知
来源 l 孙娟的书房
一次,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看到一句话。
鲁迅说,他从小在富贵人家里长大,看穷人就像看花鸟一样,没有什么感觉。
但他的母亲是农村的,有时候带他到农村里,和一个农村的小伙伴一起玩,他才开始对老百姓的苦难有了感觉。
不同生活经历,的确造就不同的认知,甚至对陌生的东西,没有感知能力。
我们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样的差距造成不同圈层的人们,根本无法沟通。
差距的本质在思维能力和对个人经历的理解。
01
是否克服了思维惯性
我曾经在一家饭店里短期做过管理,那是一家火锅店。
很悲催,我每天用心和服务员打交道,最后据说那些服务员对我的评价是,觉得我不正常。
是的,我只是本色出演,没能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没能力和任何人长期相处后,不表现真实的自己,去完全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
他们是怎么觉得我“不正常”呢?
当时,饭店里的厨师长是位男性,手艺精湛。他和妻子离婚了,但妻子却还在这家饭店做服务员。
厨师长技术相当可以,而这位服务员也为人实诚又勤劳。
两个人离婚了还在一家饭店里工作,我的理解是,可能是离婚相处成朋友了,不计前嫌。
这种事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有,大家都是理性宽和的人。
但是后来发现,他俩经常吵架,一吵架就女人大喊大叫,男人抄起了菜刀,场面相当恐怖,搞得宾客四散。
而吵架的原因永远是,在婚姻存续期间,男人出轨了一次。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作为管理人员,为了人员安全和气氛稳定,我咨询过老板。
老板说,最好让女方找个别的工作,让他俩别在店里见面,以免吵起来发生意外,对店不好。
于是我找女方谈心,我问她:“你们都离婚了,为什么还要为离婚前的事情吵架呢?”
她说:“因为他当年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我不能理解,就说:“但是你们已经离婚了啊。”
她说:“那他当年也不对。”
我说:“你们既然离婚了,为什么还要在一个店里工作?”
她说:“为了孩子,我们要给孩子挣钱,而且离婚对孩子不好。”
我说:“孩子在老家被爷爷奶奶带着,你两是不是在一个店里工作和孩子无关啊。你们挣到钱一起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就行了。另外,既然为了孩子不能分开,就复婚啊,好好过日子。”
她说:“不行,我永远不可能和他复婚,因为他伤害了我。”
我说:“既然他伤害了你,你无法原谅,现在又离婚了,我建议你不要和他在一个店里工作了,甚至不要在一个城市,不然这样成天吵架,对你是无休无止的消耗。
你现在这么年轻,人也长得好看,又勤劳。赶紧独立出来,开始新生活吧。不一定还能很快找个对象组建新生活呢。”
她很生气:“别人都是劝和不劝离,你怎么就劝我们离婚呢?”
我说:“问题你们已经离了一年多了呀。而且你自己说的不愿意复婚呀。”
这次谈完话后,这个女性对我的态度非常恶劣,鄙视又怀疑。
终于有人对我说:”你离厨师长远一点,她不允许任何女人接近厨师长。”
我当时惊呆了,第一,除了工作安排,我基本不和厨师长接触;第二,厨师长的确技术精湛,但我和他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个猜测?
在店里见习了两个月,我要离开了,走的时候,她对我说:
“姐,我那几天特别恨你,哪有劝别人离婚的?我怀疑你见不得我好,你是不是看上我家厨师长了?但是后来又一想,可能你们这些念书人和我想的不一样,虽然我不能理解。”
我当时惊呆了。
我当时是真心劝慰她的,因为如果是我,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一定不会纠缠过去的事,会往前走的。
绝对不会因为某个人影响了我个人独立自主的人生。
没想到她还经历了恨我的过程?
难道劝她和给她痛苦的人在一起,对她好?不看当事人幸福不幸福?只看一句“劝和不劝离”的俗语?
我平时从来不干涉他人私事,唯一这次,作为管理员,得为整个店负责,就让我直接感受到了人与人的差异。
人很容易掉进习惯性思维的牢笼里。
思考问题时,有思考能力的人根据实际事实分析判断,但大多数人却条件反射的想起之前听熟的俗语,俚语,然后根据老人言,俗语,俚语来下决定。
其实最后下的决定和当下的事实毫无关系。
必然会搅浑不清。
生活中这样的选择做的多了,就会感觉处处举步维艰,最后得出“人生好难”来安慰自己。
02 这样的差距还有很多
是否能够突破社会观念想问题:
以体制内为荣的人认为,我的社会身份很高,饭碗稳定,是国家的人。
而以体制外工作为荣的人认为,我是靠自己本事吃饭的,而且相对自由,不受约束。
是否能够跨越身份想问题:
老板认为,自己收入高是应该的,因为需要承担整合资源,商业风险等压力。
而员工认为,老板成天游山玩水,自己每天加班,被剥削着。工作辛苦,常常不被肯定。
是否能突破单一价值观想问题:
我穿的比较随意,发型也不修饰,不是我审美不行,经济能力不够,是我喜欢让自己舒服,但我看到精致的上海小姑娘会由衷的赞美。
但是刷着睫毛膏,踩着高跟鞋,带着小绿表的上海小姑娘,是否可以做到不嘲笑我很土呢?
03
写在最后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个差距,其实是三观的差距。
但一个人的三观如何形成的?
造就三观的不是经历和信息,而是面对经历和信息时,人的思维能力,开放的心态,逻辑思考能力,形成的认知。
正确的认知一定是随着事实的变化与时俱进的。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的认知,在30岁之前形成后就不再改变,如同刻舟求剑,将自己禁锢在早已过时的思维牢笼里。
很多人都说,你觉得他和你不一样,他还觉得你和他不一样呢。这句话只是描述了客观现象,没有任何价值。
人们也会说,每个人对事情的认知不同,这没有错。
这里的“没错”是指大多数人的认知都受经历和思维能力所限,即使你的认知有局限,也不怪你,因为你是被动的。
虽然不怪你,但并不是说你的认知就是对的。
每个人都可以被体谅,但他的观点未必就对。
正确的认知,只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
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事实,观察事实,不被经验禁锢,不被偏见蒙蔽,不被民间俗语带偏。
保持开放的心态,自我纠偏的勇气,不断思辨的大脑。
让自己的认知尽可能的贴近当下事实,才有可能在选择,决策时尽可能的少走错路,给生活扫清诸多障碍。
慢慢的,才会觉得云开月明,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