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说》白岩松
重读《白说》白岩松
有一组沉重的数字:在当今世界,每25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每年因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80万,超过了近代因灾祸和战争死亡的人数总和。难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与无力的感觉。
有什么东西可以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生存下去?原因错综复杂。如果非得给出一个最具有普遍性的原因,那一定非痛苦莫属:一种不被世界尊重,声音无法得到关注的痛苦。
换一个角度,人类基因中固有的谨慎让我们趋利避害,要懂得言多必失。比起说出那些别人不愿接受而内心涌出的真实感受,不如默默忍受顺从,“退”一步海阔天空。
沉默是金,很多人不知亦无意知道,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说。人需要说,需要在理性规范的基础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可如果站在敬畏生命、自我生存的角度,即便是瞎说,也要说。
经常看见的,习惯在生活全然美好、秩序井然这样自欺欺人的谎言里,也无法发出一点真实的声音、一点点独立的宣言、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思考、一点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
很难听到的,是一个人内心最坦率真诚的话,客套的谎言衍生出新的谎言,还要让一切能够自圆其说。这认为“正常”的套路,可以让你规避被孤立的风险。
于是佛曰苦集灭道:苦是人每天要面对的事情;集是将苦归纳后的面对;灭是想出解决办法;道是将之成为共通的道理,可以应对将来未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已经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面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究竟敢不敢说真话、能不能有担当、是否时常复盘思考自己奋斗的意义。
大多数人只是凡人,难以成为不朽的圣人与建立盖世功勋的伟人,我们的声音如此微不足道。同时我们也是自己世界的主人,可听风赏梅踏山受造物主之无尽臧,亦能品酒煮食会友享生活点滴之美好。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每一个微小的声音所传递的是值得欣赏的生生不息的美好与希望。
所以,到底说还是不说,哪怕说了也是白说。
既然说了也是白说,那就为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不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快乐,不说白不说。
那一年,第三次被贬,好友梅尧臣寄来《灵乌赋》劝他不要多言生事、管好自己的嘴巴。于是在回信中,范仲淹写下了这么几个字: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