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人生 (续) ‖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人性
题记:微信是一面镜子。

微信乃至整个网络的虚拟性无需赘言。平台是虚拟的,朋友圈是虚拟的,网络的整个世界都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在这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却是真实的,或者说在极高程度上是真实的。
1. 精彩世界
这虚拟世界实在是一个大舞台,各式人等各路精英,以及如我等闲逛者,差不多悉数登场。或积极喧哗或偶露峥嵘,又或引而待发。总之此伏彼起,每日海量信息。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色彩斑爛的世界,一如现实世界所见——
那些生活家,深谙生活道理,教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哲理至多美文可赏。当中的心灵鸡汤专家,指导我们应该如此不该这般,谆谆善诱言之凿凿,再配上美图乐韵倍加感人;还有美食家,拍摄饭桌上的美味佳肴香气冲手机而出,众食家饱餐后的特写连同欢歌笑语,令观者感觉有此美餐与友情,此生足矣!
那些军事专家,每日准时转发最新国际军事动向,展示种种大国重器,陆海空俱备犀利又美观。末尾带有“不转就不是 ××× ”字句,用心良苦令人感佩。
特別是那些消息灵通人士,煞有介事告诉我们一些内情秘密:某领导将到某地视察,今早已经抵达;某人将任某职今日启程赴任……其具体其精确,让人猜测他定是 “省委大院”、“镇委大院” 甚至 “村委大院”家属子弟。
还有,那些综合打包的新闻、天气预报及准时而至的“表情”问候……
一切多美妙。每日清晨打开手机就可看到如此丰富多彩赏心悦目风景,从而畅快开始新一天。即使当中某个角色货不对板,你也在所不计。
2. 此专家,彼专家……
时常接到老师发来的保健知识,每一条都经过精选,实用“冇花假” (粤语真实而不装腔作势之意),受益非浅。未必每则都用得上,仍然心存感激。
但朋友圈并非每条信息都货真价实。你偶尔会读到一位“老中医”。这些高手通常“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几剂搞掂十年顽疾” 。若在现实中有幸面见这样的高手,他涛涛不绝向你讲述一个秘方妙效之后,会一脸诚恳地说:“我不骗你,这是 ×× 台说的。”你忍俊不禁,但不能笑出,该有绅士风度。
在这舞台上,所见还有更多,包括人的种种生存状态——
3. 我们如此焦虑,焦虑是普遍人性
有位职场朋友,好不容易与领导加了微信好友,从此每日朋友圈所发,无非讲述自我如何废寝忘食工作:大清早想起某项目将要启动,时间紧不放心,于是提早上班打点;傍晚将要下班时有员工报告某事,决定处理问题不过夜于是加班;晚上在家刚睡下,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个事关本单位发展战略的好点子,于是一骨碌爬起来敲打键盘……谁个领导不欣赏这般下属?——散步时想的是工作,休息日所想还是工作——朋友圈成为了汇报工作的工具,只能说明竞争激烈 “揾食”(粤语谋生之意)艰难。我对此君怀有深深的同情。
另有稍年长的或退休者,已是极难得地获得了宁静生活,却似乎还特别担心失去某种重要性。微信群朋友圈自然成为展示个人光荣史的好平台。他们热衷展示参加各种会议的照片,一个已退休的人,还有很多会要开,应接不遐,在会上还座次居中,与领导及名人为邻,这对于那些懒得开会、有会也不开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确系一个很好的鞭策。更有趣者,我甚至见过有退休者的自我介绍文字,所列曾任和仍任职衔,从全国性机构或协会理事什么的,及至退休前在原机构曾任某副组长之职,足有十几项之多!可见此人之重要。
曾读蒙田散文《人, 可怜的怪物》, 说的是人们热衷战争相互倾扎的愚行。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可怜还在于生存状态中那种挥之不去无时不在的焦虑,一种关于身份的焦虑。
4. 关于身份焦虑的额外话题
德波顿《幸福的建筑》一书在讲述一幢好建筑可让人复归真我时,有一段有趣的话:“我们的日常工作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会议、虚情假意的握手、闲聊和官僚主义,搞得人精神紧张、妥协退让。我们会为了同事的支持大讲我们并不相信的鬼话,会为了那些我们并不真正关心的东西又是红眼又是焦燥……不过,当我们终于独自一人透过大厅的窗户望着屋外的花园以及渐渐四合的夜色,我们就能慢慢地重新跟更加真正的自我建立起联系,而他一直就在舞台边静候我们结束我们的表演。”
这段话已触及焦虑的问题。作家在其另一本书《身份的焦虑》中则确指:“身份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或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某些年青朋友之所以如此艰难也要取悅领导,正是内心有着这种关于身份的深深焦虑,他们不惜委曲为着拥有一个渴望的身份或晋升一个更高的等级;一些已退休的朋友之所以时时展示个人光荣史或什么的,亦系因为这种焦虑,希望提示人们记住他们曾经拥有现今仍一定程度拥有的身份,从而确保自身的重要性不被忽略。
在许多人眼中,求得或保住一个尊贵身份是如此重要,如德波顿所述:显耀的身份让我们备受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一切,我们快乐地活着。”所以 , 任何可能导致卑微或被忽略的迹象都让我们深感不安而焦虑。
德波顿分析了这种焦虑的起因,还深入探究了我们对导致身份焦虑的种种状况应持有的态度,譬如降低我们过高的期待,还有哲学的艺术的乃至波希米亚的解决之道。
但这些已经不是微信的事了。微信只是让事情凸显出来,至于我们如何面对那是诸君各位自己的事情了。
5. 微信是照见真实人性的一面镜子
微信是现实生活的另度空间,它有现实生活的一切特征。
我们所有的优点、弱点和缺点,都不可避免地投射于此,明显可见;又或者说我们在微信所见人与事的许多优点、弱点和缺点,我们自身也存在着,包括那些坚定与懦弱、优秀与平庸、梦幻与虚荣……微信是一面镜子,一面照见我们真实人性的镜子。
这就是微信生活,尽管不是全部。
(写于流花湖畔)
~~~~~~~~~~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