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爷爷(六)
一个人无法改变时代,爷爷在村里的地被没收,重新分配到各家各户——实现了几千年农民念念不忘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再过了几年又收回集体所有——其实土改即使是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但土地所有制只有国有和村集体所有。
大家看我以前所写的《人在旅途》系列和《我在名胜古迹打卡》系列,就知道如果人人都是土地的股东,国家资产的股东,战力不开低估,最起码可以做到不死不休!
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迸发出来的战力就能够说明一切——毋庸讳言,我们骨子里有势力范围的意识,有谁要是染指,除非我们国力不济,否则就是死磕到底——当然识时务者为俊杰,“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爷爷并没有对抗土改意识——二爷爷和五爷爷都是革命者,说白了,就如今天保险推销员——“一人干保险,全家跟着……”这句话上不得台面,可就是如此。
一人干八路,这一家就是八路窝了——这句话在外祖父家里体现的更为明显,也不用诟病我尊不尊重D,如果我生活在当时也是要拼命保护家人。
最起码我爷爷家没有在那面的,爷爷不会算不过来账,更何况爷爷也受过教育。
“天下大同”的思想还是有的,他也积极领着大家耕作,也是乐在其中。爷爷到了七十多才真正不参加劳动。
爷爷也是有逍遥自在的资本——大叔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在临县的人民医院工作;三叔参军后留着乌鲁木齐,小叔也在乌鲁木齐化工厂工作。
到了冬天,爷爷奶奶去大叔那里去,甚至到三叔小叔家里住很长时间。爷爷读书时间反而不如奶奶读书时间长,写信的时候,奶奶要给他把把关。
爷爷这个人也是善良的,他得到很多福报。爷爷在我们这里成为解放区后去莱阳学习,被那个侦察员发现后,爷爷直接回来了。可过了两年,我们这里又被反动派占领。
莱阳那里有奶奶的亲戚,奶奶的姨娘嫁在那里,当然也是一个大户人家,可遇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个老太太的儿子是我们的人,可两口两都在1944年牺牲了,留下一个不足周岁的女儿,老太太当成宝,可还乡团却不想放过这个孩子——这里面有说法,可今天一定不能摆到桌面上。
老太太派一个长工来找爷爷奶奶,让爷爷奶奶想办法。爷爷这一次亲自骑着骡子风尘仆仆的赶过去——爷爷亲口跟我说,当时经过一个山区,那里有土匪,也不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