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感到迷茫的人该去读一读中国近代史
是不是每个人的大学都很迷茫?
答案,是
怎么做,我建议这些人都去读一读中国近代史。 (后面我会说原因)
其实大多数高考毕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你去看看他们的脸,他们当中有90%都是迷茫又无知的。而探究其原因,其实大同小异,他们迷茫的原因几乎都一样。
这里我想举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这群年轻人其实和《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位自杀老人布鲁斯一样,都是因为过于习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生活、习惯这个教育体制内的一切。在这种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极度适应性下,一旦突然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离开了体制,他们反倒不知该怎么活不下去,不知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于是待在原地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
醒悟早的,可能大学期间逐渐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想要的;而醒悟晚的,可能直到毕业也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大学。
简单点说,就是:
这些人以为高考后拥抱自己的是幸福和自由,可他们没想到他们却失去了对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东西,价值信仰。
从应试教育那个笼子里挣脱出来后,他们发现自己面前原来是一片荒芜,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重建起自己的价值信仰。
于是不少人开始上网、向各种各样的大神求教,“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迷茫?”
其实听多了你会发现,那些大神说来说去就那么几条建议来回打转。健身、看书、英语、广交朋友、拿奖学金...
说真的,如果这些建议真的有用那现在很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不早一劳永逸解决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鸡汤?哪里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听到这些已经被说烂了的建议?
所以就一点,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类看似积极阳光的建议,我所持的态度是,没卵用,和那些绝对正确的废话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你根本坚持不了几天的。想想,你办了多少张健身卡?去过几次健身房?你背了多少个单词?英文原版书能看懂几本?
多数人不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开始信心满满到后面就不了了之。
....
治病要治本。
我的看法是,既然一个人在价值信仰的确立上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来着重关注这一精神层面部分。
而这正是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历史的原因。以古为镜,在一种上帝视角把持的大局观下,你会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你会更懂得事物发展的线条逻辑。然后再回过头去反观自身,你多少就能跳出一些眼前的局限来看待自己此刻所面临的问题。
具体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去读一读中国近现史。不要走马观花,好好去读一读。从鸦片战争打响到新中国成立。你若有兴趣,可以接着把改革开放前后这段历史也读一读。
如果可以,最好直接去看一些纪录片。(这类纪录片网上有很多)
这是19世纪末李鸿章曾感叹过的一句话,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如果你真的不为考试去好好把中国近代史读完。你会发现那时中国所面临的窘境其实就和当下年轻人中迷茫这一代多少有些相似。
都是传统价值观面临土崩瓦解,眼前一片荒芜,举国上下没人知道该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但是再往后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你会越来越发现,其实中国就像一个刚从旧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一样。它一直都在尝试、学习、借鉴。
你完全可以说,中国当时其实也很迷茫,甚至迷茫中还惨杂着对亡国的恐慌。
你不觉得这很相似么?
历史其实就是面最好的镜子,它和单一的个人有太多相似重叠之处。以古为镜不仅可知兴替,对个人发展和认识自我而言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我并不反对健身、拿奖学金、学好英语....
只是前后态度稍有不同。
一种是你问别人要,然后别人听完不由分说就这么强加给你,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健身学英语,你只知道这么做多半是没错,却不知它为何正确,所以你也坚持不下来。因为你对它一知半解,它并没有成为你所相信事物中的一部分
而后一种是你首先对自己对周边环境有一个全局性认识,你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是平路,进而你知道该怎么去走接下来的路。这种建立在你自己判断基础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更为合理的,你对此会持有一种相信,所以自然而然你也就能坚持的更久。
所以不少人感慨,高考那么苦的日子都扛过来了,到了大学却一下子退化到不知什么样子。
原因很简单,高考再苦再累,经过十多年的洗脑和灌输,你对此早已深信不疑。而我们社会并没有对进入大学后的年轻人做太多规定,所以失去体制的力量,你便再不同以往。
而看历史的好处就在这里。
你在看完中国近代这段历史后,多少能够跳出当前的小圈子,站在一种更高的视角去打量当下自己所面临的处境。
除了能从这段历史的相似性中得到借鉴意义外,你还能收获一种全局观。
这种全局观会帮助你看清楚自己眼前的这条路,哪里有坑、哪里是平的。进而你会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哪怕迷茫依旧,相信你也会和一百多年前被叩响国门的中国一样,不停地尝试、借鉴,开始坚定地迈出探索和求存的第一步。
你会对此深信不疑。
而一旦拥有这种相信,所谓迷茫其实也就烟消云散了。
————————————————
PS:
个人转发这篇文章至朋友圈或微信群等,无需特别申请,标注出处即可。
其他转载请简信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