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世上的人都是衣冠禽兽”,原因就这么简单!

2023-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自漂零水自流

王阳明说世上的人都是外衣冠而内禽兽。原因是他们心里不一,言行不一。王阳明说我太恐惧这样的事了。所以才会揭“知行合一”而教之。

那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难道只是让我们不要撒谎吗?这个知行合一的知到底指的是什么?是知识吗?

知行合一的力量

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

比如说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美女。这个看到美女和爱上美女之间。并不存在时间差。并没有先后顺序。他是一个人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一种反应。再比如说把一个石头从楼顶上抛下来。这个石头并不是先知道要往下落,然后才开始往下落,他并没有这个知。这种状态就是王阳明所提出来的知行合一。

从这两个小小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知道也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近乎于道的本能。对于我们人而言,我们把它叫做良知。良知光明的人。总是能够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这个正确至少是对于自己而言不会后悔。

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心里不一、言行不一的情况比较严重。世人都外衣冠而内禽兽。因此王阳明才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学

人们把知和行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事情。所以就会出现有恶念。但是没有去禁止,有善念但并没有去践行。而事实上我们按照知行合一的宗旨。当我们有了恶念。就一定要去禁止。当我们萌生了善念。就一定要去践行它。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去不断发展和扩展自己的良知。

尊重我们的良知,尊重良知对我们念头的判断。那么我们才能够达到去人欲、存天理的终目标。

哲学与生活

虽然这个观点王阳明阐述的很清楚。有的人可能并不认同。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知行不一的人。本质上就是人格分裂。这是一种人格的缺陷。

知行不合一。在内在也会形成一种内耗。要知道良知的反应是神速的,良知的判断是瞬间的,不需要等待。当我们听从良知对我们念头的判断,然后去践行良知所指引的方向。那么我们都能够快速的做决定。从这一点来看知行合一的确提高了我们做决定的效率。往更大的角度来说,它提高了我们生命的效率,减少生命的内耗。

王阳明

王阳明的理论有很高的普世价值。就良知而言,其实是限定了善恶的范围。本质上就是我们的直觉。我们的直觉比我们的头脑可靠的多。我们头脑做决定是根据我们收集的信息。但是直觉做决定。它是依靠我们个人的最高利益。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感应到直觉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这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去实践和研究。只有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听从直觉的声音。那么知行合一的理想状态,才能够落地和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