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5年(2)
曾经住过的宿舍,最初的时候是教会医院,当时住在里面觉得阴冷可怕,好在一个宿舍八九个女生,大家嘻嘻哈哈,也就把恐惧推远了,或许在安排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入住的时候,学校就有了打算吧。
现在这宿舍大楼不仅是唯一一座民间“金砖”建筑的楼房,更是早没有了当初的阴森森,现在可以用“容光焕发”来形容它。
楼上推开的窗户呈现着暗红色,窗口的白色矮小的栅栏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一楼临街的窗户,也打开着,一眼望进去,赫然是个咖啡馆。不时的有三五行人路过此处,也在朝里面张望着 ,或许也同我一样,对这套房子的前世今生也充满了好奇。墙上金砖上工匠的刻章还在那里,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侵蚀。
看着这一切,穿过岁月的痕迹,思绪带着我回到了我到苏州的那一年。那时,我对这个城市的一切都还很陌生;那时,我对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也还很陌生。彼时还不知命运之神已经为我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穿过蜿蜒曲折的百步街 就来到了苏州最热闹的十全街。
初进大城市的我,看着路边的酒吧,光怪陆离、纸醉金迷,仿佛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这里我高攀不起,消费不起。没想到五年后,我步入职场,这些酒吧居然一家一家的消失了,慢慢的开起一家一家引领潮流的服装店。逛十全街的服装店居然成了最多的日常活动。
这时的十全街上还有一家“钱塘茶人”,偶尔约上三五好友,边喝茶边吃些点心,惬意的很。再去“战国策”吃个火锅,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
上次来十全街,几步就是一家玉雕店。今天再一看,开着的玉雕店已经屈指可数。一条街上充斥了奶茶店亦或者各种各样的小吃店,经典的店铺有黎里鸡爪、祥鑫鸡爪、彩云之端米线,新开的有小乔卤肥肠、香蕉船冰激凌、还有四川的特色小吃,还有远道而来的台湾美食,不一而足。
孩子们看着这家店,望着那家店,开心极了,在这里的消费在他们看来稀松平常,他们不知道我依然会偶尔想起那个曾经消费不起、懵懂无知的我。
十全街曾经是我每天的必经之路。十全街街和乌鹊桥的交叉路口再往南两公里左右的地方,便是单位曾经的宿舍。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同事,没有了在学校里的穷酸样,跟舍友、同事不停的交流着、分享着。那些流逝的岁月,便是曾经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