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犯焉识》:时代悲喜剪影
如人性一样,一曲越是阴暗的、催人泪下的悲歌,才越是一曲幸福的、光芒万丈的赞歌。故事是悲伤的。但在面对悲伤,战胜悲伤,懂得驾驭悲伤后,它给我们的力量却是那么的无坚不摧。
这是对自由的悲歌,这是对自由的赞歌。这是时代的悲歌,这是时代的赞歌。这是爱情的悲歌,这是爱情的赞歌。曲终人散,留下时代抹不去填不平的深不见底的烙痕,留下革命革不去的希望与理想。
说它是悲歌,是对本以为头顶光环,却变成了顶“没用场”的人们的自由悲歌;是对所有被解放战争、大炼钢、文化大革命时代束缚的自由爱情和理想的悲歌;是对大漠孤烟直,人老心未死的悲歌;是对归来人不再,一别两茫然的悲歌;是对斗争和改革时代,为了活下去,放弃尊严和体面,卑微到尘埃里的悲歌。
说它是赞歌,是对在那个丑陋无比的人吃人的时代,还有人性的光辉点点闪耀的赞歌;是对死亡充满着恐惧,却能为爱而直面它战胜它的赞歌;是对包办婚姻时代,浪子心底终于领略到那迟来的爱情的赞歌;是对无边枷锁中仍充满智慧,找机会穿越人海只为默默看着你的赞歌;是对多少人一直默默守候那和爱人一起被掳走的爱情的赞歌。
陆焉识是悲哀的。发现自己原来只是因为婉喻是“安排好的”,所以就拼命想打破这枷锁;发现自己并不知道,安排的为什么不能是最好的;这一切直到他被抓走后才发现,却有些迟了。
陆焉识又是幸运的。爱他的婉喻一直守候着他。从结婚守到他留学归来,他在外面结交了多少女人,她从来不问。我会一直等你回来直到我老去,老到忘了自己的名字,老到双鬓花白皱纹满面,也都要在见到你的时候强挤出一个在梦里练习了四十多年的云淡风轻的微笑。
于是他开始拼命挣脱,像挣脱恩娘的束缚和安排一样,在无尽草原中又要挣脱新的牢笼,为的是见到他的婉喻,见到他迟来却无比汹涌的爱情。
多少红颜爱傻逼,多少傻逼不珍惜。
善良的冯婉喻这一辈子,没什么理想,她十七岁前的世界,我不得而知。但她十七岁后的世界,全部是他。他在恩娘面前表现得多恭敬,自己受了多少委屈,她也还觉得这是因为他对她的爱。“如果没有恩娘,你一定会更爱我的”。她以莫大的善意认定丈夫对自己的冷淡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这是自己的丈夫,她毫无保留地爱着他,她把她懵懂的眼神,她对一个才识过人少年的憧憬,她对世界为数不多的认知和自己仅有的才华,和着她的一辈子,一起给了他。
她是幸福的。为他生儿育女,到后来他进监狱,晚上打着十瓦的灯给他一个个剥花了半个月工资买来的螃蟹,到后来他被抓走,她披着雨衣在车站等他从监狱里出来,直到天明,只为见他一面......即使全世界都与你为敌,我也会对你不离不弃。
我差点读成了一本报恩小说。但后来我发现,错的离谱。恩情是要回报的,爱情是不求回报的啊。陆焉识不可能为了恩情,在雪夜里奔走十几公里去看一眼自己的女儿,逃亡了那么久见到婉喻却选择自首。婉喻知道他逃亡回来了——即使那是个有了白胡子和深刻的皱纹,穿着破烂不堪的老头,但他的味道,她太熟悉了。但她没有认他,是她太懂陆焉识了,她遵照陆焉识的想法,选择了对儿女的爱。都是爱情啊。
本书成功塑造了多个人物:爱惆怅和儿媳妇争同一个男人的爱的泪人儿恩娘、老婆和别人通奸又够人味儿的邓指、没了后脑勺的梁葫芦、堪称无脑傻逼的大卫·韦、但这里我只想说一个人,就是陆焉识的小儿子,冯子烨。
子烨的悲哀来自他的童年:来自亲眼看着那样狂放不羁,讴歌自由,直爽豪迈的父亲被抓走的恐惧;来自对战火的恐惧。他屈服了,这真的没有错,真的没错。他亲眼目睹他爸爸也这样做过!结果怎么样?他付出了代价!用家中能用的所有好东西,去黑市买了那么多食材做出来一顿丰盛的晚餐。但说来的凌博士等人都没有来,恢复他的职位也就无望,他终于还是被生活打败了,他倒下了,他吐血了。如果他从始至终都不屈服,子烨的性格中是否就没了这点屈服和市侩?是的,每个人都不是圣人,也别妄想自己是圣人。孩子没法上学,家都没了,身后一家老小眼巴巴看着,不低头求人怎么办?失败就失败在不能从一而终,也间接造成了子烨的悲剧。
子烨的悲哀也来自长大后: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另一个碎片却眼睁睁看着她因为父亲的政治背景而离开自己,在那个时代,爱情原来这么容易被扼杀啊!她爸爸一句话,就让他彻底错过了自己真心爱的人啊!那是生生把你好不容易遇见并抓住的,那么大的灵魂碎片从身上生生剥离的疼啊!这刻骨铭心的疼,在多年后,归结到了他突然出现的父亲身上。陆焉识明白,所以他不抱怨,他不责怪儿子。这是一个父亲深沉的爱,也是希望对自己给儿女造成后果的一点卑微的救赎吧。
用一生完成一次爱情的救赎,是悲壮且伟大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焉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英国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