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事?

2023-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超叔成长笔记

今天一直在加班,不过工作之余依然坚持读书、思考和写作,现分享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冯唐成事心法》带给我的启发

读一本书,不要总是想着面面俱到,更不要奢望掌握所有内容。一本书,哪怕只学到一个方法或者观点,能切实把这个方法用起来,真正改变自己,也已经变得非常有价值。

这是我读《冯唐成事心法》这本书的过程中突然想到的感悟。

这本书是冯唐结合自己麦肯锡的工作经历经验和对曾国藩成事心法的研究,总结出来的一个人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成事的技巧和方法认知。

我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有两个点:

1、如何快速切入一个领域。

当大家的时间都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专注力越来越难以聚焦的现状下,如何能快速掌握一个领域的精髓,去解决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是越来越多职场人需要面对的一个需求和痛点。

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关键词法。

什么意思?

把你要研究的领域筛选出100个概念和关键词去认真学习研究。

概念和关键词,基本代表了一个行业或领域的术语行话,是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载体,也是进行思维的依据。

同时,概念也是理解一个知识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非常多的概念,精选出100个概念去逐一学习,确实可以快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具体如何做?

首先,列出100个关键词。

其次,找三到五个专家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你要以一个小白的身份进行介绍和提问,不要怕丢面子。

第三,找三到五本领域内的经典书籍阅读。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运用了主题阅读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框架。

通过列概念,请教专家和阅读书籍,目的是建立起一个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可以更好进行血肉的填充。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列出100个关键词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把这100个关键词,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可以进行主题阅读,也可以先行自己写。通过这样一番写作,可以快速建立起基本认知。

那对于主题阅读如何来进行呢?

先去梳理自己的问题,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这是前提。

梳理问题和搭建框架时,推荐用5w1h方法。

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哪里、谁来做等。

关于主题阅读的具体内容,在后面第二部分详细写出来,这里不再赘述。

2、成事的标准

一个人想要做事成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书中给出两个维度:

第一,成功不是成事。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只有成功了,才算是成事。

但是想想,这并非是逻辑的必然。

成功是不具有复制性的。

一个人成功了,就说自己是因为努力做到了一二三,所以才成功的。这种说法缺乏严谨性和逻辑性。

因为你在做一二三时,并不知道自己可以成功。因为成功的过程有太多因素左右,并非单纯是做对了一二三。

所以,我们可以说,我成功是因为做对了一二三,而不能说我成功是因为做了一二三。

这两种表述,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告诉我们,成功无法复制,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综合因素的结果。

但是,成事确实有迹可循。

成事,就是自己一定要按照自己或者别人的意图有了成绩和成果。这个评价标准在别人,不在自己。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去完善做事的过程,不要过于功利心,也不要过于利益化。

只有当你抛弃成功才能成事的想法,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做一件事。

毕竟成功这个概念太宽泛,成功的人有很多情况下,不是认真做一件事的结果,或许也有可能是命运的结果。

第二,成事不分大小,分善恶。

古人告诫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是写一篇文章也好,做一顿饭也好,管理一个项目也好,甚至管理一个企业、城市、国家也好,这些事有大有小,能真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就是好的,不分大小。

但是如果你做事的过程,用的都是各种险恶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尽各种算计,那可能就不一定是真的成事了。

我们不能以一件事的大小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而应该更多以善恶来进行区分。

只要你做的事,整个过程都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不违背自己的意志,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做出点成绩,无论这件事大小,你都是能成事的人。

二、主题阅读法

写这个内容之前,需要明确一个基本原则和前提:对于任何方法类的内容,行动是第一要义。学完后不要试图计划完美再开始,一定要先开始再去调整。

主题阅读是快速掌握一项内容最快的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通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大量的内容,通过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类问题的解释,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

这些解释,有的或许有重复,有的或许是偏重一方面,更多是给我们带来思考和感受,能对一个知识有更加清晰地了解。

同时,通过主题阅读,可以让不同的学者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相互印证和相互碰撞,好比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量的密集培训,对于大脑的学习是一个高强度刺激,更好加深印象。这也是主题阅读最大的一个优势。

那么应该如何来进行主题阅读呢?

第一步,先列出自己对于这个课题的相关困惑和思考,建立起基本的框架体系。

列出自己针对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考和认知,这样有利于下一步有针对性、有聚焦性地阅读。

第二步,筛选书单。

通过百度、知乎、豆瓣等平台去选择有关微习惯的书籍,找到至少20本以上的书单,评分至少要8分以上。

第三步,扫读。

选出书单后进行扫读,看看每本书都有哪些内容讲到了微习惯,做个标记;哪些书没有讲到或许讲的内容不够清晰,那就大胆舍弃。

这个过程,可能最终会留下10本以内的书籍。

第四步,聚焦阅读。

针对自己列出的每个问题,去书里寻找答案,同时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不要被一些不是当前研究课题的内容所吸引,要彻底摈弃看到什么都想学的想法和心态,集中最大精力和专注力去寻找与自己的问题有关的内容。

在整个学习过程,一定要配合云笔记的记录和反思,把最有价值的内容保留下来。

第五步,梳理体系。

通过上一步的学习和梳理,基本上已经把相关书籍中涉及到微习惯的理论方法都摘出来了,这时候就要进行最重要的工作,梳理逻辑。

用自己的认知圈法则去考虑清楚,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清楚,同时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者概念模型。

切忌,不要完全照搬书中的观点和理论,而是要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加工好延展,融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唯有这样才能让这个知识真正内化,变成自己的体系。

写到这里,基本上大致步骤清晰了,但是知道这个方法根本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掌握这个方法。

而掌握一个方法,没有别的途径,唯有大量刻意练习方可达到。

这里说到了刻意练习,那么关于刻意练习,又有哪些体会和认识呢?

三、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这是刻意练习最重要的前提。如果一直都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活动,那练习再多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变和提高。

只有不断地一次次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在舒适区边缘努力和摩擦,才能更好进行提升。

一来突破了自己的心理依赖感,让自己的技能开始有所突破;二来因为在舒适区边缘,不至于太困难而导致自己彻底放弃。

因此,想要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真正提高,只能不断去挑战自己稍微懂,但是不太熟的东西,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内容。

关于具体步骤,一定要在书中具体寻找,最重要的是用在实践中。

这里再次重申,读一本书,一定不要贪多求快,一定要至少提炼出一个可以马上落地实操的方法、行动点,可以让自己马上去做,并且快速看到成绩。

唯有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方法,才能让一本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而不至于读了一堆书,却讲不出任何内容,更没有任何改变,这是最应该避免的情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