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说婚姻育儿

中产阶级中年女性,忙碌才是常态

2018-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春花云妆

昨天妇女节,这个本来倡导妇女平等的节日,已经被各路商家包装成了女神节。不论是妇女节还是女神节,只要这一天存在,那男女平等的问题就照样得不到解决。

作为中间层的中年妇女的大部分,生活几乎都处在鸡飞狗跳般的忙碌中。

早上五点半起床,做完早饭,呼喊儿女们起床穿衣,若果再有一个也把你当闹钟的丈夫,你还得一并叫他。

等到全家人上学的上班前脚跨出门,你健步如飞,五分钟之内洗碗刷锅,在出门之前顺便扯出垃圾桶里的塑料袋。

上班的路不论是挤地铁公交还是打出租或自驾,即使是在中国十八线城市的早晚高峰,都会堵得是水泄不通,看着马路上一个个无法移动的钢铁笼子,整个城市像得了肠梗阻一样不得不发出一声声刺耳的怪叫。你早已面无表情,心里计划的可能是单位的工作,可能是孩子的辅导班收费,也可能是房贷……那个关于节日的问候早已在九霄云外,好点的单位可能还会给你半天假,给张购物券,不好的单位,估计只有你亲自睡服领导的时候他们才会反应过来你原来是个女的,至于半天假,算了吧,不让你晚上在办公室继续赶那一天中的第25个小时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如果从早到晚家人没有生病,孩子还活蹦乱跳,能按时回家不慌里慌张地做一顿饭菜,晚饭过后能心平气和地辅导孩子作业,洗洗衣服,或者爬在键盘上忙一会儿工作,这已经算是轻松的一天了。至于追剧,约会,去影院,或者看一趟世界,那只能是神游一回而已。

不过,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是斯德哥尔摩症患者,当习惯了忙碌,偶尔得到一些清闲,反倒让你无所适从。

少年时总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等生活的重担全都压下来的时候,也没有多说的必要了。你也开始懂得,每个平凡的人即使走在最平凡的路上,也不容易。说了能怎样, 人人都很忙。与其抱怨,不如装在心里,悄然向前。

所有的成功学,不过都是鸡汤,所有的馅饼下,都有陷阱。独自承受,独自前行。

当然,有人要说,不是还有男人么,还有那个可以依赖的肩膀,其实真正有点思考能力的人,应该清楚自己的另一半,在给你依靠的肩膀的同时,也在从你的身上汲取力量。张爱玲说过:“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能相互取暖已经是不错的婚姻,至于对方千般的不尽人意,你也只能在心里杀他千百遍,他要面对的人和事,不比你轻松多少。

对于商家包装的女神节,不过是另外一个战场,利用女人的虚荣心来顶起的岂止是他们的半边天,简直是整个天空。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属于过女人,当然,它也不曾属于男人,时间之外,我们都不如一粒沙子恒久,争男女平等,证明还没有平等,“一切凡事都要争取的,都是稀缺资源”。见过这个世界上哪一件最舒服的事情不是建立在女性的服务之上?

所以,赐予“母亲”这个称号,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之后的再蹂躏。而对于妇女节变为“女神节”的促销活动,只是顺带掏空那些善于持家的女人的口袋。

男人呢?高高在上了么?在幻想主导女性的那一刻,是的!但在真正主导女人的那一刻就变成了奴隶。也就是那句:“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男人来征服世界”,在这个相互征服的过程中,彼此斗争却又不得不相互取暖。按照杜蕾斯妇女节的文案中所说的,作为女士的日用品,一定要付责任。然而,女士呢?难道就不是男人的常用品?

歌手玛丽莲·曼森(这是个男人)在Eurythmics的原创歌词中增加了额外的两行:

我想使用你并且虐待你

我想知道你里面有什么

我要使用你并且虐待你

我必须知道你里面有什么

这该是男人向女人发出的绝望而无力的哀叫。

女人们,当你打开卧室的门,就等于卷入了权利斗争;穿过厅堂的门,就打响了生存战争。忙碌覆盖常态,脆弱而永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