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记散文特辑芳草集

龙洞村廉政公园游感

2024-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帆风正

早就听说龙洞村建了一个廉政公园,在文艺广场的东侧,曾经多次路过,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细细品味。

不久前听说好多单位前往参观学习打卡,内容不错,禁不住前往一观,果然不同凡响。

印象最深的是郑板桥的《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和陶铸的《赠曾志》诗。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这是一首赠别诗,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归里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他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边作为鱼竿。

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当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

郑板桥为人正直,只关心百姓疾苦,不愿逢迎吹捧上司,深为上司不满,被借故罢了官。

这时的郑板桥已经61岁,在潍县担任了7年县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按理说,郑板桥至少也该发点小财了,然而在他罢官之日,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惟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官,令人敬佩。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赠曾志》是陶铸于1969年写给他的夫人曾志的一首诗,是陶铸同志因冤入狱,在狱中和妻子曾志同志分离的时候写下的,也是陶铸一生的写照。诗人在诗中感叹:想重新回到战场上去杀敌是很困难的事了,感受到大家情谊真的是太深厚了。寒暑无情,匆匆岁月催白了头发,蒙受不白之冤,后半生压抑心中的苦酸。生病的老马也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往事如过眼云烟都已忘记了,心底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地宽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