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份认同来看男女平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07040/2178ae8637a6795d.jpg)
男女平等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久到不需特意讨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观点。一直觉得80后还算是幸运的一代,起码没被重男轻女的思想荼毒太甚。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也没觉得身为女性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或是便利。要硬是从性别中找差距,应该是每年3月8号下午的半天假和一束花,算是便利;不便则是在这个大环境中要承认女性在管理层内占据少数。
对男女平等这个话题,最早的正式谈话可以追溯到高一。已经忘记了是什么背景,当时对西方的女权运动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激烈地表达一种我认为“正常”的意见。当时的语文老师田老师,她给出一种见解:男女平等这种话题被提出来就说明不平等的存在,而妇女节、女士优先等等彰显特殊的存在也是印证着不平等的存在。真正的平等就是女性心中认同自己的身份,不从方方面面就追寻所谓的平等,也许那时,就达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
说实话,高一的我,还不太能理解这段有些绕口也费脑的话语,但当时认为田老师说的很对,不自觉地就一直记在心中。
步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向前一步》明白女性在管理层所占比例意味着什么,当看到书中作者在公司发现没有女厕所表示惊讶时,我发现自己也曾在现实中经历过男女不平等的厕所文化。原来男女平等这回事真的有其存在价值。然而,身为女性,我们无法去改变历史或现实对平等或不平等的界定,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从自己出发。
工作和生活占比的话题,似乎出在女性身上才是矛盾。很少见过哪位男士在纠结工作和生活的比重,即使出现短暂的矛盾,也会以生活所迫轻易找到答案,而不会像女士一样不仅要暗自纠结、内疚,还要顾忌家人的想法。其实这个过程的存在也是不平等的一个印证。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要呼吁男女平等或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找到自己或同类更为轻松的道路而已。身为女性或职业女性,我们在纠结的时候要首先明白自己的身份,你若选择了职业女性,那你就需认同自己的身份,在考虑家庭的时候也不能将其隔离,如此以来,冲突就会降低;若是职业女性的身份带来的纠结实在不能消融,那么在何时你都可以选择回归另一个身份——家庭主妇,以家庭为重。只有我们认同自己选择的身份,并以此为重,矛盾才能平和化解。
在我接收的认知里,关于身份问题和“经济决定地位”的观点毫无关联。女士有选择身份的权利,男士自然也有。但作为一个家庭来说,需要分工协作,只要我们的目标一致,过程中的分工则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或整个家庭要统一认知,为工作的付出就等同于为家庭的付出,另一方直接为家庭付出的就更不能忽略。所以目标一致,就不应存在冲突和地位一说。这样,以身份认知来解决矛盾,男女也就平等了。
家庭是社会的小单元,愿每个家庭男女平等,共促家庭社会大繁荣!
阿淼写于202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