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冤杀的六耳猕猴
回顾"真假美猴王"事件始末
正文开始前,我们先简单概括,回顾下《西游记》中关于"真假美猴王"的内容:
悟空不听唐僧劝阻打杀强盗——悟空被逐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找观音帮忙,恰好遇见悟空并与其共赴花果山对质——上天入地,真假美猴王大战——如来识破六耳猕猴——悟空一棍子打死六耳猕猴——师徒团聚。
然而,也许是作者有意安排,对“六耳猕猴”神通广大,模样声音武器各方面都与悟空一模一样这一点没有进行相关解释,留待读者自己去挖掘思考。那么,“真假美猴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多年前,QQ空间里有关"真假美猴王的真相揭秘!“的内容受到大众疯狂转载,内容简要概括就是:我们都被骗了!被如来制服的不是六耳猕猴,而是真悟空本人!之后取经队伍的”大师兄“已经暗地里就换成了六耳猕猴了!这一切都是如来为了剿灭孙悟空而设计的阴谋!
说实话,笔者在初中看到那篇文章时也着实被震撼了一把,认为事实确实如文章所说那样,
然而,随着如今对《西游记》的资料分析和独立思考,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应属无稽之谈,理由且让笔者一一道来。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西游记》是本小说,是小说就必然有遵循的普遍行文规律,即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
"真假美猴王”开始于原著第五十六回,在整部小说篇回中正好出于偏中的位置,主角是孙悟空这是可以肯定的。那么按照上述观点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
1.小说中途突然来了个主角被杀,后半部分主角完全是另外一个属性恰好也取名孙悟空的存在。
2.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的也还是假悟空。
3.作者直到小说结束时都没有再对假悟空事件给予暗示。
4.小说开头足足七回写孙悟空一个人的内容都是作者没事干闲扯凑字数。
5.如来给了观音三个箍子,一个套给了黑熊精,一个套给了悟空,最后一个套给了红孩儿,三个都各有宿主,那假悟空的箍子哪来的?
6.定海神针即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神铁,假悟空哪来的?
这属于什么情况呢?
——人物不连续,情节不连贯,环境不合理,属于悖论。应予否定。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们先直接从如来的一番话那里开始,在《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中,如来制服六耳猕猴前有过这么一段话:
“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那么,如来所说的这四种猴在《西游记》是否真的存在?还是说只是如来为了圆谎编的一个套路?
原著第三回里,
"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臂猿猴作崩、芭二将军。” 这点不用多作解释了吧?
六耳猕猴和灵明石猴?
那么灵明石猴是否也有典型代表?
“通变化”,也就是会变形技能,”识天时,知地利“,也就是知道上天入地的途径, "移星换斗”,也就是呼风唤雨,受诸天星将的尊崇,灵明“石猴”,石头构造的猴子……综合这么多特征,典型代表相信大家都能马上反应过来了,就是我们的主角——孙悟空本人。
六耳猕猴暂先不提,后文自会讲到。
也就是说,除六耳猕猴先不提,另外三大猴类完完全全存在,在原著中都有鲜明代表。
那假悟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一点大伙有比较有印象,在“真假美猴王”前后,悟空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事件之前性格暴戾屡犯杀戒,事件之后呢,却变得服服帖帖再也没乱杀人了,为什么?
这涉及到悟空的怨念问题,我们这么设置一下:
悟空的怨念刚从五行山被救出来时是0,之后因三打白骨精等一系列事件屡次被唐僧驱逐,悟空的怨念持续上升,直到悟空打杀强盗再次被唐僧逐回花果山时,悟空的怨念终于达到了顶峰……
这说明了什么呢?
不急,先给大家简要讲一个著名戏曲家郑光祖写过的一篇叫《倩女离魂》的故事。
故事写张倩女爱上了张文举,念念不忘屡犯相思,但又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随他而去,于是她的灵魂离开了身体追随于王文举,而身体则留在家里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两个张倩女,前者代表她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后者代表她对于现实的无奈与愤恨。这两个张倩女都是真的,并且也都以为自己是唯一的。
再结合原著里如来的一番话,
如来降天花普散缤纷,即离宝座,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结合如来的“二心论”及假悟空的出现,综合张倩女离魂在文学小说的笔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真相:
其实,真假悟空分别代表悟空的善念和怨念。善念即服从,怨念即暴戾。
经过一系列事件后悟空的怨念达到顶峰,怨念魂灵离开了身体独立化为了另一种具体形态,并且这种形态和善念一样,也认为自己是唯一的,都看对方不顺眼,要争个唯一。
也就是说,所谓的假悟空其实就是本心怨念转化成的人形。
假悟空的来源问题解决了,那么,六耳猕猴又是怎么一回事?
怨念化成人形后需要寻找附体作为具体形态而存在,总不能空荡荡一个怨灵到处飘来飘去吧?
那么作为附体的存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也是只猴子,这点毋庸置疑。即性质条件。
2.和悟空相处时间较长,是熟知悟空心性特征的猴子。即心性条件。
3.必须是有不俗的能力,或者说法力高强的猴子。这是复制悟空外形和驾驭悟空强大本领的的必须条件,即法力条件。.
那么,在《西游记》世界里,这种附体是谁呢?
其实啊,很多版本的《西游记》电视剧里,有一个情节都被忽视没有被拍出来。
原著第三回,也就是悟空学艺归来,在花果山称王建制并且对手下封将拜侯后,有这么一段情节:
"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七个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
也就是说,悟空和另外六个魔王拜了个把子,并且在被天庭封为“齐天大圣”后,他的这几位弟兄也相继有了各自足以威慑天地的称号,分别叫“覆海大圣”、”混天大圣“、”移山大圣“、”通风大圣“、”驱神大圣“,很威风吧!
在本文里,要特别提及的便是老五——"通风大圣"猕猴王。
猕猴,即六耳猕猴的分类,性质上属于六耳猕猴。
很明显,这个外形附体,其实就是属于六耳猕猴族类的猕猴王。
首先,猕猴王是只猴子;
其次,它和悟空一起建立了花果山军阀政府,长时间共同处事,熟知悟空心性;
最后,它是悟空的结拜兄弟,而且和牛魔王并列,法力水平自然不用多说。
分别满足上述附体必须的性质、心性、法力三大条件,结论不言自明。
真相阐释
所以,假悟空其实就是一个心性充斥着怨念,外形因为强大怨念而复制成了原体模样的六耳猕猴。
照妖镜照不出。因为他们本来就都是悟空本身,只不过一个代表善心,一个代表怨心。
金箍咒都会有反应。那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二心一体。
谛听不敢说出真相。那是因为他区分出来了六耳猕猴和灵明石猴,但是出于激怒对方没有办法制伏怕会给地府引来大灾难的顾虑,没能敢说。
最后就是如来识破真相,一招剿灭充斥着怨心的而在外形上与悟空无二的六耳猕猴,只留下了代表善念的悟空,这里也便可以解释为什么自从这事件之后,悟空就变得越发的乖顺再也没胡乱杀人这一心性转变的现象了。
另外,在剿灭六耳猕猴时,有两处内容很值得斟酌,应当视为情节发展的解释和伏笔。第一处,
"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六耳猕猴被一棍子敲死,如来慈悲为怀,感到心痛不已,因为他知道整件事件始末都和六耳猕猴并没有关系,都是悟空你一人的关系,是你自己的怨念作祟,六耳猕猴即猕猴王它只是个牺牲品,就这么被你不明不白的敲死绝了种……
第二处,
"大圣扣头谢到:'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放我还俗去罢。‘如来道:'你休乱想,莫休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段的重点不在悟空的耍泼无赖,而在于如来的那番话,
即保证悟空取经成功后果位不会低于莲台,而莲台是菩萨级别才能有的,就等于是明示了悟空功成正果后地位不会低于菩萨。
这是什么呢,是如来为了安抚悟空,以自己佛教领袖的身份作担保与他达成的口头合同,让他放宽心继续跟随唐僧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