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21天阅读原创心情随笔想法

绘本讲师训练营【47期】4/21 阅读原创《幸福的种子》:给孩子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静鱼

45004 | 小静鱼

“给孩子看绘本有什么用?能学到什么?”

前几年,偶尔有人会这样问我。

现在,问得多的倒是:“要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我想,是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了。

尤其是教育改革之后,大语文时代下,催生了很多与阅读相关的理念和产品,导致很多妈妈开始新的焦虑: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我有一个好朋友,儿子上小学一年级。

她有时候会让我推荐绘本,也会从我这里买一些书回去,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慨孩子不喜欢阅读,而她无计可施。

她给我发过几次照片,甚至还有视频,让我看孩子的情况:每次新书到货,那个小男孩都会饶有兴趣地翻一翻,只是,翻完不久又把书放下,去旁边看电视或玩手机去了。

我问她:你会给他念书吗?会陪他一起看书吗?

朋友听完我的话,叹了口气,说:

“我跟他爸都很忙的,每天下班回到家都很晚了,还要陪他做作业,没那么多时间给他念书。而且,他上小学能认字了,不用我们念了罢。”

后来的后来,依然会经常给我发消息,说孩子对待阅读,就是三分钟热度……

我突然觉得:教育的改革,时代的变化,可能会把我们带进另一个“阅读的极端”!

父母们开始“重视”阅读了,这原本是件好事。

可这个重视的前提,是功利而迫切的——只是知道阅读重要,却不懂得这件事的意义,以至于逼着孩子“去看书”。

对孩子来说,阅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让他学会看书识字?掌握更多知识?然后考高分吗?

在《幸福的种子》中,“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它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那么,对已经脱离幼儿阶段的学龄儿童呢?

学习,自然有学习的教材;阅读,同样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一本图画书越有趣,它的内容越能深刻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或是长大成人之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包括我们昨天文章提到的:找到人生的幸福。

如果想让孩子的阅读产生“意义”,它的前提是:要在阅读的体验中,感受到快乐。

这里的快乐,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1、营造阅读的氛围,而不是布置任务

父母能做的,不仅仅是把书买回来,然后丢给孩子,顺便再提几句:

“花了很多钱买的,记得要认真看哦!”

“少玩游戏,多看书!”

“有空记得多看几遍,看完跟我说说讲了啥!”

这样做,其实就已经跟阅读的初衷相背离了。

孩子“接收”到的是任务,他们又怎么可能无压、快乐地去阅读?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那些能够记忆深刻的,是不是都是因为足够快乐,而不是因为痛苦?

在痛苦的氛围下去阅读,就会想要逃避,无法逃避的就是被屏蔽、被遗忘。

只有快乐,才是我们愿意一再去感受,并且不断去回忆的幸福感觉。

这是人类自保的本能。

2、陪伴阅读,而不是考验孩子

把书丢给孩子自己看,不是不可以。

前提是,这个孩子已经形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

然而我们现在看见的是:对于很多学龄儿童来说,阅读不是一个“放松愉悦”的娱乐,而是在课业之外,家长附加的学习负担。

为什么他们会在短暂的好奇之后,选择放下书本,拿起手机或遥控器?因为这些电子屏幕,远比阅读更让他们快乐,而且不费脑子。

不经常思考,脑子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容易,甚至被动的输入方式。

很多低幼时期就开始亲子阅读的孩子,都不太容易沉沦电视或者网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体验过更好的快乐:父母饱含情感的讲述,还有一个又一个内涵丰富又有趣的故事。

——人类的语言,应该比电子设备更有温度。

这样看来,很少感受到这些快乐的孩子,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面对这样的局面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跟“电视”“手机”“游戏”抢孩子,让他们获得比玩手机、看电视更大的快乐——温暖的,幸福的,远非机械所能比拟的。

这样的快乐,仅仅靠把一摞新书丢给他,又怎么能够得到呢?

到底要怎么做?

我想,我们可以设想自己是一名销售人员,目的是要对孩子进行图书“推销”:

首先,你肯定要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其次就是要带孩子一同“体验”,需要比他更投入地去感受,让他渴慕这一份快乐。

这一趟阅读之旅,你愿意陪孩子一起启程吗?

爱一个人,就是为TA花时间。

我们最爱的,到底是孩子,还是自己?

也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吧。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本文首发:公众号【小静鱼】

原文链接:给孩子看绘本有什么用?能学到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