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结”: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

2018-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酒店探寻

五四青年“结”: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

如果让你给“青年”下定义,什么会是你的关键词?是自由、是热血、是拼搏?还是迷惘、焦虑、头破血流?

 1

“北漂”、“上漂”、“广漂”的青年,大概就是“奋斗青年”的代言人了。

一部《北京女子图鉴》把大都市女青年的励志奋斗史再次搬上了荧幕,可不同于《奋斗》或者《杜拉拉升职记》,这可能是“北漂”们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女主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北上、靠着各种“男同学”“男老板”“男同事”实现平步青云、全剧对于女主主观努力的着墨可以用“吝啬”来形容,难怪有人评价这应该是“北京‘绿茶婊’图鉴”。

背井离乡,身居客舍,为了自己的“滚烫的”理想,每天挤在只够伸个懒腰这样屁大点的地下室,或抱着一把破木吉他,或对着镜子苦练台词,或为了升职左手泡面右手“码农”;每天在赶公车地铁的路上,边看工作边啃一个并不知道滋味的油饼解决早餐;每个月精打细算到小数点后一位,月底还是要给房东赔笑脸请求延交房租;常常在收到爸妈的短信后蒙着被子红了眼睛,好几次拿出行李箱准备打道回府,最后又在心里宽限自己多一点的时日,这才是各地漂着的青年人的日常写照。

青年节对于“阿漂”们来说,什么都不是,就是5月4日,星期五,工作日。

2

“青少年”也是青年的“储备军”。

不能回头和毛孩子们抢“六一”,又够不上大学生潇洒的“青年会”,你以为他们就甘心这样“沉迷学习”了吗?

厦门六中最近风头可盛,盖过了名声在外的厦门外国语、厦门双十、厦门一中这样的“名校生源输出校”,甚至登上了央视《经典咏流传》和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这样家喻户晓的节目。以无伴奏的阿卡贝拉形式,加上敲着口杯打节奏,穿着青春的校服,用最直接不加技巧的方式演绎《青花瓷》、《稻香》等流行歌曲,厦门六中合唱团的排练视频在一夜之间登上了各网站的热门头条,成为了“网红合唱团”。

六中艺术特长班的十几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负责老师的带领下排练各种各样有趣的音乐表演,既没有耽误学习什么事,又能为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老师的话来说,都是“玩儿玩儿”而已——消遣学生的课业压力,满足自己的音乐理想,这个故事,活脱脱是“别人家学校的合唱团”啊。

确是如此,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和父母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学业优先”,什么合唱团、兴趣班,碰到学习统统靠后,甚至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学习是最好了。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争做高素质多方位人才”,都只活在口号里,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或者说就没人真正实践,就像前两天武汉某学生乐团的的表演,节奏不齐、音调没准、指挥全程“下线”,整场演出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一边要求高标准的升学率,一边念念有词“还给孩子们童年”,青少年们烦恼大约就都来自这样的“夹缝生活”。

3

青年人的难处或来自生活,或来自学业,也可能来自“剩下”的苦恼、“漫无目的”悲哀,大概是因为从没有人能找到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世上才会出现“保险”这样的东西。

交着看不到尽头的“养老保险”,是为了年老体弱时候的依靠;备着名类繁多的“商业保险”,是为了某天某刻的“万一”;“医疗保险”自不必说,大手术小感冒,也许正是因为“保险”的存在,你才能每次摸着胸口说“好险,好险”——

如果你害怕在大城市里“失了心”,最好买一份“初心永驻险”,这样在每次交险的时候你能提醒自己认清现实,就算最后放弃坚持,你也能有一份像样的交代;

如果你厌倦了“题海往复”,不如就买一份“忙里偷闲险”,放心地去做一些自己热爱的“小乐趣”,不再挂心拉下的功课;

如果你无法忍受“一个人的时光”,那么买一份“黄金单身险”吧,一直为你自己补充能量,沉淀积蓄,一切都为你遇到“ta”做准备。

青年就是意气风发、未雨绸缪、甚至迷惘沉沦都是应该。

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年,也致我们随处可安的青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