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翻译

英语学习方法论之词汇篇

2018-09-27  本文已影响163人  东东的小成成

      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如何有效背单词。在多年的教学中,总会有学生来问,记单词到底是用音节拼音记忆好,还是用词源典故,词根词缀记忆好?其实,以上这三种记忆方法,是相互依存,不可相互比较的。事实上,如果要将词汇拿下,必须要做到三个阶段,而单词拼读记忆,词源词根词缀,都仅仅属于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建立词汇印象"

      建立词汇印象,我们必须依靠词的发音,词根词缀进行暂时性认知记忆。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词都能同时用上这三个维度来记忆呢?答案是否定的,像是knit, stress, domain这类的词,要想从词根进行记忆是很困难的。因此,按照二语习得的理论,建议从单词的发音拼读入手,辅以词源词根词缀进行记忆。试想我们自己从小学说话,不也是先从词的发音开始,再到词的意思的理解,最后才是词的拼写吗?所以在词汇认知第一阶段,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发音,意思,拼写。另外,我要补充一点的是,单词的认知阶段最好结合语境,比如给自己提供一个完整的句子,让单词的意思在具体的句子中得以展现,印象会更深刻,也会让自己熟悉单词的用法,例句呈现的越多,单词也就越能体现它的实用价值。举一个我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解过的一个词preclude, 在词组表中,它的英文释义是"prevent sth. or make sth. impossible,中文给出的解释是阻碍,阻止,妨碍。然而,课文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 His errors there did not preclude him from going on to the university. 于是,在这个语境下,preclude这个词就可以理解为“影响某人做某事”。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单词的记忆是不可以脱离语境的,因为任何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原本的释义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

      然而,当我们建立好词汇的印象,但是只记一次,是绝对不够的,于是我们就要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Space Learning,该理论是教育心理学最为成功的一个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了学习不是一次而过的事情,学习需要重复,而重复的时机和频率对于最后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请看下图:

英语学习方法论之词汇篇

      按照图片,我们规划了两次学习机会: study something once和study something again,最后会有一个机会进行final test on material,这个final test有可能是词汇运用,也有可能是自我考查。在这幅图中,最重要的是三个方框中的间隔,英文叫做intervals,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两次intervals 的时间长短是有最佳比例的, 第一次与第二次学习之间的间隔叫Interstudy Interval,简称ISI,第二次学习和最终使用的间隔叫做Retention Interval, 简称RI,ISI和RI的最佳长短比例是10%-20%。例如,一个人的RI到最终测试使用的时间是7天的时候,那么ISI,也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学习的时间间隔是一天(7*15%=1.05);当RI是六个月的时候,ISI最好是28天(183*0.15=27.45)。总的来说就是,ISI到RI的间隔保持在15%左右,效果是最佳的。而它所强调的一点就是,学习是在重复的过程中发生的

      当然,重复的过程可以是机械式的,也可以使趣味式的。这里介绍几种重复的方法:

      1. 将语言笔记录制成音频,利用碎片时间反复听记。

      2. 将100个单词做成FLASH CARD或者单词列表,与朋友或者同学互换,一周之后两人相互PK

      因此,如果没有重复,如果没有正确时间间隔的重复,那么不管在第一阶段用的是发音、词根词缀还是词源法,都没有办法彻底消化这些单词。但是,即使我们记住了1000个单词,却没有将这些词学以致用,那么词背了再多也是徒劳。于是,就进入到我们词汇的第三个阶段。这就好比拼图,单词就是一张张支离破碎的图块,只有拼接在一起,才能组合成最完整的画面。所以,我们在第三阶段,就一定要用篇章来hold住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记住的单词。有两个方向两个方法可以每天都去做练习。第一种,就是坚持听不同题材的新闻录音(比如每日英语听力app);第二种,就是通过写日记,写作文,翻译,口语等方式不断地输出词汇,在书写和说话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使用到这些词汇。

      让我们通过思维导图来总结一下:

英语学习方法论之词汇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