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赏每天写1000字

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群山之巅》

2016-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化城再来人

 一口气读完了《群山之巅》,看到结束了仍然意犹未尽,不舍释卷。大约也不是结束吧,龙盏镇的故事告一段落了,可龙盏镇上的人都还活着啊。有人就有故事。看到后记里作者谈到些许书中人物创造的原型时,豁然开朗,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塑造得如此饱满,正是因为他们本就是真实活在中国每个角落里形形色色的人啊。

 不知从哪本开始喜欢上这种蒙太奇式的小说,以回忆的形式串联起看上去各自发生虽有联系却独立的故事,这样的手法更能激起人的好奇心。如在这一章里提到另一个人的某事,却不讲尽,让你不忍就此停止,恨不得一直读下去。

大概就像腰封上写的那样吧:“每个故事都有回忆。”他们不是单薄的陈述,每一个故事都如此饱满真切,就像是一件件正发生在你周围的事情,一下就把思绪拉向那个北方飘雪的山中小镇。

 读前几章时,总会习惯性的先入为主,在心里给书中人物定下各种标签。然越读至后文越羞愧于自己的肤浅,震惊之余只能感叹自己工夫太浅。就像书中提到的“人无完人”,或许这四个字就是暗示吧,不要想找到所谓的好人坏人。因为都是平常人而已,不管是英雄、仙子、杀人犯、警官...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再好的人也有自己的自私,再坏的人也有敬畏的东西。

 正如乾坤八卦相生相克,如何能一言遑论文呢。人活世间,若已皈依三宝,遁入空门倒罢,若仍在红尘之中,又哪里谈得什么透彻。

 绣娘算是那个年代敢爱敢恨的代表了吧,不拘小节,不愿被拘束,坚定的追求着自由,追寻着白马月光。然而这追寻是全然洒脱的吗?并不是,她注定为自己的家庭牵绊住,即使无奈,她也会为家庭做出妥协与改变。在她得知了一系列像孙子遇难这样的噩耗之后,早已精疲力竭,所以我想最后白马已死的消息大概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她执意要付茶水帐,还向茶馆中的人郑重的道别,她是已下定决心要循着白马去寻她真正的自由了吧,果然,下一刻,她便寻着月光去了。

唐眉出场时,我一直以为她应是个明白人了,不辞辛苦的带着痴傻的好友,冰清淡然的待人处世。好像并没有什么能够撼动她。甚至在舅舅病危而家人无一愿意牺牲的时候挺身而出。然而看至后面,情况却来了一个大反转。她变成了汪团长的情人。作者并未写出她这么做的理由,于是不解,看完后才恍悟,或许这是为了后面的情节在铺垫吧,冥冥之中一切自有注定。她对安平说出心中仰慕也说出了终将困扰她一辈子的魔障。我才发现,这个看上去冰清高冷的姑娘,也能如此狂热,原来是如此,如此来掩饰内心的痛苦吧。正如安平所说:“你毁了别人,也毁了你自己。”

作为我心中“坏人”的代表的,就是唐汉成了,看他故事之甫,以为作者是要将他刻画成现实中的那些贪官污吏,唯利是图之人的缩影。然而却不,虽然他免不了有那些行为,但是他的心里却一直保有一块净土,那就是他对家乡环境的热爱与保护,甚至为此丢掉官帽也在所不惜。无论他出于什么理由,看到这的时候,也会有几分动容吧。

 再让我无法忘怀的,便是辛永库了。从小颠沛流离,被人叫了一辈子的逃兵,最后连名字都被改成了辛开溜。爱上一个日本女人,想要和她过一辈子,但是女人跑了,儿子也恨他了,没有人听他的解释,相信他的话,他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式人物。看到后文作者写他帮助辛欣来的时候真是无比心酸,他悲剧的活了一生,最后张狂的笑着摔下来,成了第一个被火化的人。关于他的故事,有两处我不太理解,为何作者要写出秋山爱子逃之后的事呢,又为何要安排辛七杂的弟弟出场?是为了突显出辛开溜的悲剧性吗?或许我还是比较希望秋山爱子去向成谜吧。

 安小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了。她让我想到了小龙女,一样的被封为仙,又有着相同的遭遇。原来看一篇《天龙八部》的书评时,文中有一句写道:“金庸这样安排,是因为小龙女太仙了,太过于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要把她拉入尘世中来。”安小仙这样的安排,作者大概也是出于此意吧。之前的她不食人间烟火,能和自然对话,能预测人的生死,终日与石碑相伴,被龙盏镇的人敬畏而奉之为仙。但毕竟她是人,而这样的人,失了人情味,所以作者把她拉入了尘世里,让她成为了人。大概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在后记中写的:“我曾在少年小说《热鸟》中,以她为蓝本,勾勒了一个精灵般的女孩。也许那时还年轻,我把她写得纤尘不染,有点天使化了。其实生活并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所以在群山之巅中,我让她从云巅精灵,回归滚滚红尘,弥补了这个遗憾。” 感触良多。

 生活就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啊。

 最后结尾的时候安小仙叫到:“难道没有人吗?”

 哪里会有人呢

 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呢

 每个人的声音都掩在白雪之下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