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被绑架的感情最终会同归于尽

2019-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吴思小

看完《薄雾》这部电影,我的感受就是,被绑架的感情最终都会像片子当中的结局一样,沉沦到深水之底。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电影的主角是一个超市保安和一个作家,而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就是《薄雾》,而且这些年来,他就是靠这部作品活着的,这本书的热销给他带来了名声、地位和金钱。但他的生活压力很大,尤其在精神方面,不妨直接透露一下他压力大原因,这本《薄雾》并不是他写的作品,也不是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而是他患有广场恐惧症的父亲根据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而写的一本书,也就是说,电影主角剽窃了他父亲的作品从而赢得了一切,这一切都让他有一种“做贼心虚”般的压力感。

有压力的人往往需要排解的途径,这位作家的发泄方法就是进行偷窃,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近乎“破坏欲”的偷窃行为确实可能会暂时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因为在做这些的时候,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旦盗窃成功,心里就会有一种获释般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感。可不幸的是,在一次偷窃中,被一位超市的保安在监控当中逮个正着,于是,保安就用录下偷窃行为的磁盘,来威胁作家与其成为好朋友,由于把柄在对方手里,作家担心事情败露后会声誉和前途尽毁,便答应了保安的请求。可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作家本来就不是情愿的,只要有机会,会断绝和保安的一切关系,可这位保安却想尽各种办法,来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称为友谊)。最终,当作家想到一种办法可以摆脱保安的纠缠时,保安进入他的家中,对其进行最后的威胁,双方在打斗中,作家失手杀死了保安。于是,在一个雾气缭绕的夜晚,作家驾驶小船,准备将保安的尸体沉入河底,可在抛尸的时候,由于忘记解开自己腿上与尸体间系着的绳子,导致两人共同被拖入河中,电影至此结束。

这部电影,整体上充满一种悲凉之感,看的过程中也会有些许的压抑。不可否认,作家内心中一直有种不安感和罪恶感充斥着,而保安则有一种空虚感和孤独感缠绕着,这像极了每一颗不完美的灵魂,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有颗这样或那样并不完整的内心,可内心的各种不适感只有自己才能品味。

保安想寻求一份真正的友谊,渴望被别人在乎和理解,但他所用的方法过于极端,甚至有些卑鄙。试想,这样所得到的友谊真的算友谊吗?在作家的心中,这是一种绑架和约束,因为害怕自己的名誉毁灭而假装与你成为朋友,一旦这种担心不在,这种友谊也会瞬间烟消云散。真正的感情,包括爱情、友情以及其他的一切感情,是需要建立在互相真诚的基础上的。我常常将一份美好的感情比作一种频率近似的共鸣,两颗能产生共鸣的心才能真正地走到一起,互相在乎。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好的与坏的,就像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得到所有人的喜欢,试图取悦每个人的人,不是个傻子,就是个活得极其懵懂之人。所以,当爱情中、友情中,两个人并不合适时,千万不要去强求,强求其实就是一种绑架,非要拥有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失去,就像电影中的两位主角一样,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生活中的处境相当于我们身处薄雾当中,看不清周围的东西,看不到前往的道路,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往想去的地方走。待薄雾散尽、阳光普照,人生会有你想要的光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