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创作,演戏与写作——《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后感
昨日刚刚拜读完村上春树老师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在阅读过程中,村上春树老师所讲述的他写小说的起因、过程、方式及心理活动无一不让我联想到音乐创作与演戏。故想试写一篇关于这三者的文章出来,以把心中关于这三件事(我目前生活排序前三的事)的零散连接,织成一张层层相接,丝丝入扣的网。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有了“艺术都是相通”的这个概念。只是在这之前,这概念一直都只是一粒种子。埋进了土里,却未曾出现哪怕一点点枝芽冒出的迹象。刚开始读时,心中也并不存在“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找到写作与音乐创作和演戏的共同处”的念想。但在读到村上春树老师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的过程时,那个概念从土里钻了出来,露出了它小小的头。《且听风吟》这部小说是村上春树老师每晚本职工作结束后在厨房的餐桌旁写作完成的。(那时村上春树老师与他的夫人开了一间小酒吧)在那之前,村上春树老师从未写过小说,只是凭着某一天在看棒球比赛时的灵光一现——“我或许也能够写小说”便开始了他的作家之路。这让我猛然想起我初中的时候,也是凭着类似的灵光一现,开始在除了音乐课之外的任何课上创作音乐。而近十年后,我又是凭着类似的灵光一现,开始做起了演员。没有常人要从事一个职业前的准备,就这样说开始,就莫名其妙的开始了。仔细想想,好像我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人和事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就开始的。幸运的是,这些莫名其妙的开始,没有一个让我觉得该责备它们——怎么能这样不经过我同意就贸然闯进我的生活呢?相反,我要谢谢这些莫名其妙的开始所带给我的一种人生的不真实感。果然,我开始扯远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之前我在创作歌曲时,无论是词还是曲,总会预先设定一个我要去的目的地,特别是曲。但往往写到一半便开始偏离原本的轨道,甚至是往相反的方向行进。一开始是打算写一首伤感到骨子里的情歌,但最后完成时却变成了一首诙谐讽刺的不知道属于什么风格的歌。这常常让我觉得苦恼。而看了这本书后我总算跟生产这种苦恼的机制握手言和。在村上春树老师看来,作者一旦把人物创造出来,那么这个人物的后续行动发展便无法完全被作者操控。他(她,它)会开始有自己的意识。而作者,只能把人物自发的行为,心理状态原原本本的付诸笔下。所以小说家,或许其实只是比较细致的观察者(这句是我自己的想法,大言不惭了)。这又让我想到之前大火的韩剧《W-两个世界》。我想,这部戏的编剧应该也是经历过自己所创造的人物不听自己的安排随意串改剧情,才有了灵感写出了这个本子吧。而音乐创作或许也是这样的。除非当时有某种强烈的情绪氛围,不然创作的歌曲是没法按照所预计的那样去发展的。所以与其每次写歌前预设目的地,倒不如顺其自然。因为一旦开始写歌,歌曲本身也就开始有了意识。我能做的,只是帮助这首歌把它自身的形态,以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方式呈现在物质世界。所以音乐创作者,其实也只是比较细致的观察者(不好意思,又大言不惭了)。而在同等观察力的情况下,把抽象变成具象的能力越强,所呈现出来的物质世界的“复制品”的还原度就越高。而把抽象变成具象的能力最核心的,就是村上春树老师说的“组合方式的魔法”。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没有经过一点训练,也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很厉害的作家或者作词人作曲人。就是因为掌握了“组合方式的魔法”。当然,其中或许也有不少是因为巧合。在演戏上,这种不受控制的感觉会更强烈。因为一个人物会被不同的人创造好几次。编剧写出来创造了一次,演员表演创造了一次,导演调整演员时又创造了一次……所以合格的演员除了要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和把抽象变成具象的能力外,还需要拥有与其他灵魂产生共鸣的能力,以及把各种抽象的意念像江河汇进大海一样融合为一体的协调能力。对于音乐创作和文学创作,我认为这种协调能力是不太需要的。因为若过于注重这种协调能力,或许会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同时也或多或少的会丢失掉自己原本的个性,让自己的作品蒙上一层“他人”的纱布(某些作品,可能蒙上的是棉被)。对于第一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耻辱。而演员,除了本身就担任所拍摄作品的编剧外,至少都是第二创作者。当然也有不少个人创造欲及其强盛的演员,他们最后把编剧导演主演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周星驰)。
最后再说一点吧(其实还有好多没说,但困意已经席卷了我),这本书让我收益最大的一点。村上春树老师说在他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从未出现过“没灵感写不出来”这种事——因为他只在他想写的时候写。他几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约稿。在他的《挪威的森林》大卖后,不断有人以“土豪”的方式约稿。譬如有人开出“您想去哪就去哪,想怎么花费就怎么花费”的条件请他写游记。但他通通都拒绝了,而是选择以四十多岁的年龄到美国以一名新人作家的身份重新开始。这些,都只是因为“他想”。哪怕是他坚持了三十多年的跑步(可能在他看来,用“坚持”这个词不太对),也是因为“他想”。我觉得每一个人应该都希望能过上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生活。只是在我看来,很多人的“我想”,并不是自己真的想,而是被很多东西给蒙蔽后的伪“想”。村上春树老师也会有很多时候不想出门趣跑步,毕竟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待着其实是无比惬意的一件事。只是他知道跑步这件事对他来说有“除魔”的作用。相比让身体舒服,他更想把这个“魔”给除了。在我看来,这是发自灵魂的“想”。而大多数人的“想”,只是流露在意识表面的“想”。如果换做常人,在自己的一本书大卖名利双收之后。面对众多的获利机会,估计会毫不犹豫的投身其中且鸣鸣得意。我不是说这完全不对或者绝对不可取。只是我认为把能量过多的投射到物质世界,长期下来,必会逐渐走到灵魂的对立面。届时,会有两股力量把人撕扯的生不如死,并最终让人堕入地狱。
结尾我要感谢一下村上春树老师,您在书中说如果您的作品能够给世人带来一丁点的好处,您作为一名小说家就会觉得非常满足了(不好意思,我不记得原话是怎么说的,就用自己所理解的意思按自己的话重述了)。所以我想告诉您(原谅我的自大,另外我也知道您不太可能看到),您重塑了我对“创作”一词的理解,更让我找到了“自由”的位置,这对我的影响将是持续一生的。感谢您写出让我有如此感悟的作品,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