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阑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想法

不写作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

2018-10-06  本文已影响427人  一个悦己
不写作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

01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转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想当作家的年轻人,千万别做新媒体》。

“新媒体”与“作家”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脑海中突然有很多的东西涌现,所以我点开了文章。

文章的开头这样说道:

所有想当作家的年轻人,一定要扛住诱惑,不要去做新媒体——

尽管这是一条看上去最顺、来钱最快的路;

但也是一条最快毁掉你(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灵气的路。

很长时间之前,我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感觉,面对着我曾经最喜欢的公众号,我竟然连打开的欲望都在渐渐褪却,因为我被公众号绑架了!

我被塑造成了一个很理智的学姐,我要成为井井有条的大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不能有负面情绪,不能在文章中表达出极端的言论。

甚至面对自己的笔,我都要思考写下来的东西会有人看吗?这个观点有没有很稳妥,不会有人抨击吧?我束手束脚,也越来越没有当初的热情。

02

我真正开始写作也不过一年,去年的夏天我下载了简书,认识了学长,加入了读书群,那种认识优秀的人,渴望靠近的感觉真的太好了,我开始读书,开始写作,开始听课,走上了自己以为一辈子都不会走的道路。

那时候的热爱是单纯的,是早晨起来抓起手机就写文章,是夜晚顶着黑眼圈也要写完一个故事,是厚着脸皮和编辑据理力争,等待收录文章的,是因为文字就能和陌生人成为知己的。

可是现在呢?我偶尔再点开简书,看到的都是各种的广告和教别人写作变现的套路文,我好像再也回不去那个时候了。

不写作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

03

现在我在准备考试,平时都不怎么写文章,有什么只言片语就记录在微博上,不写文章的我有的时候真挺难受的,但是写出来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更难受。

我曾经很喜欢新媒体这个行业,感觉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每天都是新鲜的热络的,你可以有很多的想法,然后让它变为现实。

但是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简简单单的把它理解为十万➕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太单纯了。

在选择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曾经和老师说道:我想选择传统纸媒与当下新媒体文的对比。他反问了我一句,你真的理解了这其中的差异么?包括我和他探讨这些的时候,他说喜欢的东西不代表可以成为事业。

他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喜欢开车,但是你让我当司机,每天睁眼之后就开车,你说我能开心吗?

我想我不会。

所以当我很认真地写文却没有认可,随便蹭点热点话题,顺着大众的角度胡诌几句,却有很多人问津的时候,我真的迷茫了。

04

越来越拥挤的道路,我是怎样的存在?

在午后醒来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发烧了,曾经的狂热与热情退烧了,而我看清了现实,也看清了自己。

在我中学时代的时候,我喜欢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那时候最喜欢的话,现在读来,觉得自己把自己丢了。

上次忘忧和我说她的担忧时,其实我也很担心,但是我真的不想她也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我们做公众号,不是一个取悦谁的过程,也不是指望这个平台给我们带来什么财富,而是通过【一个悦己】,让我们得到锻炼,发现自己的可能性。

以前总想着别人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我啊?怎样才能看到我的文字啊?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众号大军来,我想说的是有多少人认识你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能够记得你。

今天绿河的文章,我看完有很多的感触,我留言她回复说很喜欢我们做的活动,那一个瞬间我觉得附加价值得以体现了,这才是真正值得铭记的小确幸。

我羡慕过很多自媒体人,他们自由,有自己的平台,有自己的书籍,有自己的团队,但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活成了自己,还被铭记的人,那很难,也是我的目标。

看了姜思达采访春夏的那个视频,我觉得这个女孩子也太通透了,她简单的活着,快乐又从容。

她说:“我就是要这个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打的,有一个舞台是为我亮的,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为我而来的。这很重要。”  

不写作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

写作的时候我算是很幸运地被这束光打了一下,然后呢?我还是我吗?好像又已经不是我;我有变得更好吗?至少也没有更差;这些重不重要呢,我想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

对于这束光,有人理解为成功,有人理解为价值,而我理解为,成长。

看清了很多东西,不被琐事而累,才是真正的悦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我是悦己,很开心你看完了我的碎碎念,也陪伴了这么久,重新认识一下吧。

如果你看到我们消失了一天,不要担心我们只是去做自己了。

不写作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