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沟通的艺术》 Day1
读书心得:
沟通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如同水和空气一样,是我们生存的元素之一。马云、俞敏洪、白岩松、崔永元他们的演讲,总能紧紧地抓住听众,并能唤醒他们内心一股力量,促进人们做出积极的改变,也正是沟通的力量,造就了他们的非凡。沟通是人的生理需求,不说话真的会死啊!竟然真有过这样的试验。更重要的,沟通让我们得到的思想得到认同,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想,他是最基本的社交需求。当然,沟通能让他人依照我们的期望去做,沟通可以凝聚众人的力量,成就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沟通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说和听的双方都是沟通者,几乎同时在传递和接受信息。这一过程非指说话一件事情,表情、手势、姿势等非口语的线索,也是重要的沟通过程。
沟通只有在一方将另一方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且无视沟通发生的场合和人数时才叫做人际沟通。而人际沟通的反面便是非个人化的沟通。这句话感谢好晦涩!我的理解为,只是沟通的双方均专注于双方的沟通,有来有往,才叫做人际沟通!而一些单向的、机械的、固定问答式交流则不是。
沟通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觉醒期”--学习一些理论后,认识到还有很多好的沟通方法!
“笨拙期”--不断尝试着去使用沟通方法,应用不好,会有一些尴尬。
“熟练期”--慢慢技术磨练成熟,可以审时度势熟练应用技巧达到良好效果。
“整合期”--融会贯通,无招胜有招。
沟通的一些基本原则:
沟通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的;
人绝对不可能不沟通,沟通行为本身也无法被逆转、无法被复制的。
同时,我们在沟通时还要注意几点容易陷入的困境:
很多时候意思不在字眼里,“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义是被人主动构建出来的;
沟通不见得越多越好,沟通过头也会造成问题;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理解;
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最后,沟通并非天生的技能,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理解”这一句话,感觉不是很认同!只要沟通达到了目的,对方不理解,但实现了某一目的也算成功的沟通吗?比如洗脑?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又感觉到了欺骗,不过反面思考,也许会是自己的原有思想在欺骗自己也是很可能的呀!为什么我们在阅读或是接收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改变、提升自己的认识呢!
关于文中的“自我应验预言”,真的体会到了沟通的力量!马云在自己简陋的家里对18个创业伙伴一遍又一遍畅谈理想,也许他也不会想到真的能实现。很多时候,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预期会影响行动的成败。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特别有信心,就会坚定地去执行,克服各种困难,最后很难的事情也会成真。这就是“自我应验预言”的力量。从持有某种期待,到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从而使得期待如实发生,最终强化了起初的期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而“自我应验预言”的来源,又分为自我强加的预言和别人强加的预言。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有时通过强加预言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别人的自我概念,从而达到目的。乔布斯就深谙“强加应验预言”之道,他让苹果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能做到他们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而结果往往是他们真的做到了,这正是乔帮主非凡人格和领袖魅力的一种体现。
管理认同一章提到,每个人都是“精分”的,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每个人都有很多个侧面,只是展露程度不同而已,自我感觉也是有些挑战的。但思思分析,在特定场合面对特定的对象,选择其中某一个面貌示人并不代表这个人不诚实,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在任何关系中都做到完全的自我袒露。适时地表现适当的形象,随着不同的情景和文化转换合宜的沟通方式和风格,是成功沟通的基本前提。其实,如果能够很恰如其分地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展现不同的面貌,这其实真是一种很高级的本领。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应该一定是这方面的高手!
自我反思,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经常会有“这有问题、那可能有阻力,恐难实现”的想法,缺乏自我鼓励,所以,沟通也便成了自己的弱项。还好自己有一颗不服输的内心,不缺行动!并保持“爱学习、爱挑战、爱探索”的思考,在一些团体的活动中,自己也总会有一些上佳表现,也是自感欣慰的。这此的十月阅读计划,期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希望在提升观念认识和平静内心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沟通的艺术》 Day1
№1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沟通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西点军校,有一种惩罚方式叫做沉默处分,受惩罚的学生不能和学校里的任何其他人有任何语言交流,这被学生们认为是最残酷的惩罚。德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曾经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禁止保姆和护士与一批婴儿说话,因为他想知道婴儿会天然地先说出哪一种语言,从而间接证明:古希伯来语、希腊语或拉丁语哪一种才是上帝的语言。而结果是,所有的婴儿都没能活下来。这几个例子说明,人生来就需要沟通,沟通就如同水和空气一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元素之一。
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沟通呢?首先,除了心理层面,沟通还可以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你不说话会死啊!”某种程度上来说,会的。医学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缺乏亲密的沟通会导致健康受到威胁,如贫乏的人际关系会危害冠状动脉健康等等。除外,沟通还可以满足我们的认同需求和社交需求。而且,沟通也是帮助我们达到“工具性目标”的最好的办法,即“让他人依照我们期望的去做”。
沟通模式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传递信息的单向模式,它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双方都是“沟通者”,几乎同时在传送和接受信息。因为沟通并非仅仅指说话这件事情,人们表现出的非口语的线索也传递了信息,比如表情、手势、姿势、声调等。
№2 沟通的原则与迷思
既然沟通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呢?
今天,我们会学习沟通的内涵和怎样通过沟通进行自我塑造,由内及外地改善自己。
沟通的定义。
学术界对于沟通有多种定义方法,本书以“沟通的品质”来划分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两人交流有时表现出非私人化的性质,有时又具有私人化的性质。品质性的定义主张,沟通只有在一方将另一方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且无视沟通发生的场合和人数时才叫做人际沟通。而人际沟通的反面便是非个人化的沟通。比如你和银行柜员之间关于业务的沟通,就属于非个人化的沟通。而如果银行柜员刚好是你的女朋友,你们晚上一起吃饭谈论各自的爱好时,就是人际沟通。拥有个人化和非个人化的沟通关系都是必要的,而大多数的沟通关系同时具有这两个部分。
无论是个人化还是非个人化,内容向度还是关系向度,都遵循着书中提到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基本原则:
沟通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的;
人绝对不可能不沟通,沟通行为本身也无法被逆转、无法被复制的。
同时,我们在沟通时还要注意几点容易陷入的困境:
很多时候意思不在字眼里,“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义是被人主动构建出来的;
沟通不见得越多越好,沟通过头也会造成问题;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理解;
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最后,沟通并非天生的技能,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3 沟通高手的特质
后天训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沟通高手呢?
沟通能力代表着一个人通过沟通,在某种程度达成个人的目标,并且理想上能维持或者增进关系的能力。沟通高手不仅拥有各式各样的沟通行为反应可以选择,还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合宜、纯熟的行为,他们能够依靠同理心理解别人的观点,也懂得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另外,在跨文化沟通时,需要具备合适的动机、对模糊性的忍受、开放的心胸和知识技巧,你才能沟通无碍。
这需要一个过程,在了解了一些理论后,你会进入“觉醒期”,认识到还有这么多好的沟通方法。之后你将进入“笨拙期”,不断尝试着去使用这些方法,但有时效果不好,有时略显尴尬。而一旦技术磨练成熟,你就进入了“熟练期”,与人沟通的时候心里能快速分辨出一些应该使用的技巧并熟练地运用从而达到效果。最后,你将步入“整合期”,达到融会贯通,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4 沟通和自我
在沟通的过程中,知道“我是谁”是最基本的。我们对自身的感觉和认识都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自我概念,就不可能和世界有所联系。自我概念的许多特性受到性格的影响。外向热情的性格会在沟通上略有优势,而内向腼腆的性格则沟通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但这不是绝对的,我们很难草率地将某个不爱在公众场合说话的女生认定为“内向”的人,说不定她在闺蜜面前可能就是个家长里短的话唠。因为在不同的场景之下,人们愿意沟通的意愿是不同的。此外,即使确实有性格上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沟通来调整的。
自我概念是由一些对我们比较重要的人所给出的反映评价构造出来的,我们把这些人称为“重要他人”。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重要他人对于我们的评价和描述,就如同一面镜子,能够不断积累和强化我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当然,自我概念也可以从自己与社会或团体中其他人的比较中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重要他人的影响也会慢慢减弱。
自我概念是主观多元的,存在被扭曲的风险。人们很可能自恃过高而产生自我膨胀,也可能妄自菲薄而消极看待自己。得知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是形成自我概念的重要渠道。自我概念会随着时间逐步形成,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一种被称为“认知保守主义”的思维惯性会驱使我们去寻找支持我们自我概念的人,让我们很少能学着认识“真实”的自己,反而会不断增强我们熟悉的自我概念。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名校毕业生,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于正面,明明只是在做着比较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薪水,却一直以高人一等的心态自居,这就是典型的认知保守。
№5 自我应验预言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预期会影响行动的成败。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特别有信心,就会坚定地去执行,克服各种困难,最后很难的事情也会成真。这就是“自我应验预言”的力量。从持有某种期待,到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从而使得期待如实发生,最终强化了起初的期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而“自我应验预言”的来源,又分为自我强加的预言和别人强加的预言。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有时通过强加预言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别人的自我概念,从而达到目的。乔布斯就深谙“强加应验预言”之道,他让苹果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能做到他们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而结果往往是他们真的做到了,这正是乔帮主非凡人格和领袖魅力的一种体现。
可见,不同的沟通策略,会让别人对我们产生不同的看法。认同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沟通策略,用来影响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观感。凭借认同管理的方法,我们能够创造我们想要的自我,并随时切换。很多公众人物,在镜头面前的表现和私下里的表现完全判若两人。就算是普通人,当你面对领导或者客户时也必须表现的专业一些来获得认可,而当你面对好友们时则可以很随意、很放松。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我们每天都在扮演着许多完全不一样的角色,来建立多元认同。有一些高水平的沟通者是高度自我监控的,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高度的知觉和明确的目的。比如说一些创业者,在面对创业圈的朋友时,可能会大谈创业维艰,以期得到相应的同情和帮助;而在面对投资人时,他们却表现得雄心勃勃,以期得到资本的青睐。
№6 沟通作为认同管理
如何管理认同呢?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取决于你所选择的沟通方式。比如你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东西,就是在构建你的虚拟网络认同。面对面沟通时,沟通者通过管理他们的举止、外貌和配备来创造一种现实认同,以便在与别人互动时给对方提供一个定位。一个外表整洁、举止得体,穿着名牌西装、开着豪车的男人,很容易让人把他和成功人士联系起来。在通过媒介沟通时,也会产生认同管理。比如男生惹女朋友生气了,要给女朋友道歉,要选择在微信上发信息还是手写一封深情款款的信呢?如果写信的话,用怎样的信纸、字迹和语言?这些都是要慎重思考和抉择,才能给女朋友构建一个在乎她的形象。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些做法有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俗味儿,或者有些“精分”(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百变)。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精分”的,都有很多个侧面,只是展露程度不同而已。在特定场合面对特定的对象,选择其中某一个面貌示人并不代表这个人不诚实,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在任何关系中都做到完全的自我袒露。适时地表现适当的形象,随着不同的情景和文化转换合宜的沟通方式和风格,是成功沟通的基本前提。
思考与实践: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际沟通入门和沟通与认同两章,相信大家对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你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怎么样?是否具备成为沟通高手的潜质?你可以怎样运用今天谈到的沟通知识呢?请记录,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