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朱自清
大二实习,去中学听了节语文课。赶上语文老师上的文本,刚好是朱自清的《背影》。
时隔多年,重回教室再读这篇文章,原来不谙世事的小丫头,如今也二十岁了。只叹年少不懂朱自清,当时不以为意。
当讲台上的女老师读到,“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一度哽咽:当时不明白那“动人的情致”,如今终于能深刻的体会到一二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车站送别时,20岁的朱自清看着肥胖的父亲吃力地翻过月台买橘子,心里那份沉重的情感跃然纸上。
字里行间流露出难言的忧伤:父亲的形象再也不是高大、威严、无所不能,他渐渐的成为一个有软弱、有笨拙一面的普通人了。
文中写道,“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读到这句时,我的眼泪竟扑簌簌地往下落。
朱自清用含蓄的文风娓娓道来,他出身书香门第,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颇深,讲究的是“文已尽而意有余”。
可以想见朱自清写《背影》时,心里的情绪是如何的翻涌、跌宕。文末,所有的回忆都化成了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背影》平实的语言感动着无数读者。我们作为父亲的孩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印象里,爸爸是最宠我的。“爸爸是孩子心目中的超人”说的一点没错了。我真的以为他什么都会,以为他什么都不怕。
后来我长大了。开始感觉他是那么的普通,也渐渐有白发,也为生活所迫,不过就是个平凡的中年男子。直到一个人去外地上学,看过很多书,经历过很多事,离开家才终于慢慢懂得很多事情。
《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要温柔的长大,趁我们还年轻,拥有着阳光,千万要记得把这个世界的美好也带给父母一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名:昨年小店